第一百八十五章 曹cao的计划 (第2/2页)
的间谍计划。 但是任何的间谍计划,都不可能会那么简单的一蹴而就,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慢慢的循序渐进,cao之过急,往往只会是适得其反。 所以如果能够在此期间,把冀州最强大的几个诸侯势力,都给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中止他们的发展壮大进程,转而改为共同消耗的话。 这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利于乐国执行全面渗透‘太平道’间谍计划的行动。 无论是牵制晋国、曹魏、蜀汉等诸侯国的精力,让他们都难以察觉到在他们国内大肆发展新教徒的‘太平道’的踪迹。 还是单纯的只为了拖延时间,延长乐国针对‘太平道’间谍计划的渗透时间,这对乐国和‘太平道’来说,都是极好的事情。 钟神秀在把自己的想法,和诸葛亮、庞统、贾诩等人商量了一下之后,也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不过诸葛亮、庞统、贾诩等人同时也认为,只是把晋国、曹魏、蜀汉这几方冀州的大势力拉进来参战的话,还是有些不够。 最好能把冀州南部的东吴也给拉进来,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马,绝对不能让他们东吴独善其身,无论是为了让东吴和大家一起消耗实力也好。 还是只是单纯的不想让东吴那边闲下来,有机会好去发展壮大他们的实力,以免他们东吴翅膀硬了之后故态复萌,再去搞那些背刺盟友的传统技能。 那么乐国这边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要想个什么办法,把东吴也给拖下水来一起参战才行。 因为东吴现在明面上的盟友就是乐国啊,钟神秀可不愿意像是“昔日”里的蜀汉一样,平白无故的挨上这背刺的一刀。 所以不管东吴想不想参加,魏武帝曹cao搞的这一次会猎于冀州城的会盟活动,乐国都必须要想办法让东吴也一块参与进来才行,不过这一点倒是不难办到。
钟神秀在和诸葛亮、庞统、贾诩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很快就定下了引东吴入瓮的计策。 首先,钟神秀派人把魏武帝曹cao送来的这一封书信,给交到了‘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二人的手里。 让这两个梁山上面的专业造假二人组,根据魏武帝曹cao送来的这一封书信,原样仿制一份一模一样的书信。 还特别要求,这一封伪造书信上面的字体和印章印记,都必须要和原件上面的一模一样才行。 哪怕是魏武帝曹cao在落笔时不小心滴在书信上面的墨点,都必须要原封不动的一比一、百分之百的还原出来才可以。 虽然钟神秀的要求很严格,但是这丝毫都难不倒咱们梁山上面的专业造假二人组。 只是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二人,就把两封一模一样的书信,又给呈送了回来。 这种连宝物都不是的书信,哪怕是有‘慧眼识珠’天赋技能的钟神秀,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破绽。 不过钟神秀还是十分谨慎的,选择了保留下了那一份‘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二人复制出来的书信。 用来作为疑似这是:魏武帝曹cao本人的笔迹和印章印记的重要材料信息。 把这一封百分之百还原的复制信件,给送入到乐国的情报整合中心‘观雨阁’之中留档纪录,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 至于魏武帝曹cao送来的那一封原件书信,则会和孙尚香所写的一封家书,以及由诸葛亮、庞统、贾诩等乐国的一众谋士们。 共同帮助钟神秀所写出来的一封会盟邀请信,邀请东吴共同出兵讨伐晋国司马氏,参与会猎于冀州城的会盟书信。 并且诸葛亮、庞统、贾诩等乐国的一众谋士们,还在这一封书信之中详细的陈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根本就不怕东吴不会答应出兵。 其实对于东吴到底愿不愿意出兵参与这一次会猎于冀州城的会盟活动,在诸葛亮、庞统、贾诩等乐国的一众谋士们看来。 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东吴想不想出兵参与这一次会猎于冀州城的会盟问题。 而是东吴有不得不参与进来的理由,因为只要东吴没有参与这一次会猎于冀州城的会盟活动。 那么万一要是乐国、曹魏、蜀汉三国,这一次会猎于冀州城的会盟活动成功了。 无论他们能不能顺利的消灭掉晋国司马氏的政权,接下来整个冀州都会被参与了这一次会猎于冀州城会盟的乐国、曹魏、蜀汉三家给瓜分掉。 而没有参与这一次会盟的东吴,则毫无疑问也会成为那个被乐国、曹魏、蜀汉三家给瓜分掉的众多目标之一。 那么到了那个时候,东吴除了直接向乐国投降以外,似乎也就只剩下反目背刺乐国这么一条唯一的出路了。 一个是投降输一半的投子认负,在《诸侯争霸》中提前出局,一个是轻车熟路的故伎重施。 追求那一丝反败为胜以小博大的宝贵机会,那么东吴到底会怎么进行选择,似乎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这应该也是魏武帝曹cao他们那边计划的一部分,一个用来破坏乐国和东吴之间联盟的计划。 只要乐国没有带着东吴一同来进行会盟,那么魏武帝曹cao他们的目的就达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