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十世善人_第九十八章 万事万物归于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万事万物归于道 (第1/2页)

    “这位明玉公子就是今天这件事情的幕后之人!”青玉先生笑笑说道。

    “哦!”

    江源一瞬间明了。

    既然是年轻人的争锋,江源也没有什么兴趣。

    他看着年轻,但真实年龄已经四十多岁,自然不在是年轻人。

    “江先生,我听说你弄什么实验田,真能在让粮食增产三成吗?”青玉先生好奇的问道。

    这件事情,整个清澜府传遍了。

    很多人相信。

    也有很多人嗤之以鼻。

    堆肥的原理如今他们都已经明白,能增产两成也可以说应有之义。

    但继续增加三成......

    这就让人不能相信了。

    有人说江源飘了,有人说江源太急功近利,更多的人是说,江源为了封圣,这是准备打算搞祥瑞了。

    在很多人的心里祥瑞并不是褒义词。

    而是实打实的贬义词。

    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在猪身上贴上金箔就能当祥瑞的年代,祥瑞自然让人有不好的联想。

    这也是青玉先生去拜访江源的原因。

    他也好奇。

    虽说江源不像是那种弄虚作假的人,但这事又太离谱了.....

    增加两成的基础上,再增加三成吗?

    怎么听的都不可信。

    听到青玉先生的问话,蔡夫子也好奇的侧耳倾听。

    老夫子自然也知道这件事,心里也同样担心,担心江源急功近利。

    只是江源不是小孩子了,还需要他来指导。

    何况,他以什么身份去说教江源呢?

    老师吗?

    江源没有叫那一声老师前,他算什么?江源记恩,但他不能不自知。

    “能!”江源肯定的答道。

    “哦,说说,原理是什么?”蔡夫子道。

    江源说的斩钉截铁,他们自然也就信了,但其中的道理却有些想不明白。

    无论是蔡夫子还是青玉先生都不是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人,既然能增产,必定有他们不知道的原理。

    “粮食增产这件事其实我一直在小范围的实验!”

    “经过我的实验发现,种植粮食和种植药材,本质上有很多东西是想通的。”

    “最开始当然是选地!”

    “土地肥沃产出自然就高!”

    “而堆肥,使得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

    “第二就是选种!一个好的种子,可以增加其抗病,抗灾能力.....”

    “第三就是育苗!”

    “种苗的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种苗之间的间距这些都能影响粮食的产量”

    青玉先生听到这里打断了江源的话,道“等等,种苗不是越多越好吗?”

    堆肥他知道,如今整个清澜府都跟着受益,选种他也能理解,但这育苗就让他难以理解了.....

    不是种苗的数量越多,将来的产量越高吗?

    “当然不是!否则地里种满种苗不就能收获很多吗?为什么要有行距呢?”江源摇头道。

    呃.......

    青玉先生有些尴尬,也有些无语。

    他刚刚的问题很幼稚啊!

    确实!

    地里的粮食都是一行一行的,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会如此。

    或者说,他们从小生活优渥,虽然说不是读死书,但对田间地头的事情还是不大了解。

    想想也是!

    这个年代的士大夫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吟诗作对,能够诗里感叹两句民生艰难就算难能可贵,哪里会真正的进入田间了解真正的种田呢?

    如果这些人早有这样的觉悟,恐怕粮食的产量早就上去了。

    毕竟士大夫阶层是这个世界最聪明的一群人。

    可惜,没人能俯下身子看看民间。

    “行了,青玉,不要丢人现眼了,听守善继续说!”蔡夫子开口说了一句,算是为青玉先生解围,否则他能尴尬死。

    江源继续,道:“第四,就是后期的管理,什么时间追肥,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放水!都有一套标准的!”

    青玉先生想问为什么要放水......

    水田,水田,不是地里的水越多越好吗?

    每年只有干旱减产,没有听说水多减产的......

    只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