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这章后半部分写的贼精彩!七千字章) (第2/4页)
不管用。 二人进了宫,来到了乾清宫大殿面君。 他们跪倒在弘治帝面前。 弘治帝是第一次见杨一清。他命道:“杨一清,抬起头来。” 杨一清这一抬头不要紧,吓得弘治帝一缩脖儿。 弘治帝察觉到自己在臣子面前失礼了,只能从言语上找补:“啊呀,杨卿真是奇人异相。” 不愧是大明子。情商就是高。 低情商:长得比狗还难看。 高情商:奇人异相。 杨一清道:“多谢皇上夸赞。” 一旁的常风强忍住笑:皇上哪儿是夸你。 此番查办弹劾案,杨一清是负责人。常风只是在名义上跟随他观政。 杨一清禀报了此案的来龙去脉。 弘治帝听后点点头:“果然是栽赃。我就嘛,老王恕不会干这种糊涂事儿。” “杨一清,你们刑部立即缉拿刘文泰。跟都察院、大理寺会同审问清楚,定出罪名。” 杨一清叩首:“臣遵旨。” 弘治帝有些好奇:“杨一清,你是哪年的进士?” 杨一清答:“臣是成化八年殿试三甲第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 弘治帝差异:“为官十九年,还只是郎中?” 杨一清苦笑一声:“禀皇上。臣不长进。” 常风替杨一清起了好话:“皇上。当年殿试时,本来先皇御览文章后,给杨郎中定的一甲第二。” “后来殿前回话,因杨郎中奇人异相。先皇将他定在了三甲九十五。” 弘治帝心中了然:原来是因为长相丑陋导致科举、仕途不顺。 弘治帝有意考考杨一清。问:“你在刑部主管北直隶刑名。你认为北直隶刑名有何可取之处,又有何不足之处?” 杨一清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对答如流。在短短一刻时辰内,将北直隶刑名状况全部介绍给了弘治帝。 弘治帝万分满意:“卿之才不止一个正五品郎郑你先下去吧。” 杨一清离开了大殿。 弘治帝对常风:“此案已了结。你可以结束在刑部的观政了。刘文泰蠢得令人发指,让你去查简直是大材用。” 常风道:“皇上过誉。” 弘治帝又叮嘱他:“有件事朕要提醒你。今后锦衣卫对待文官,至少在明面上要尊重。不要非打即骂。” “省得有人朕以家奴治下,视文官为奴仆的奴仆。” 常风拱手:“臣牢记圣训。” 刘文泰被捕了。三法司会审,他并未供出幕后主使丘濬。他心里清楚,若不供出丘阁老,他尚有一线生机。 若供出了丘阁老,他十死无生。 这也是弘治帝想要的结果。他要把理学大师丘濬留在内阁,以安抚下读书人,表示皇帝尊重圣人之学的态度。 当皇帝就是这样,名臣贤臣要用,jianian臣要用,腐儒庸臣同样要用。 刘文泰诬陷案,只等三法司定下处罚便能结案。到时朝堂会归于平静。 然而,万万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联名参劾王恕的二百四十六名官员中,有整整一百五十多人是在京的。 刘文泰被抓,这一百五十多名京官,竟然来到了王恕府邸前堵着门叫骂。 锦衣卫北镇抚司。 常风正在值房查看这一旬的抄家总账。这两年王恕在吏部严管京官、地方官,当官的收敛了不少。 这就导致查检千户所的生意,不似弘治帝刚登基那会儿兴隆了。 徐胖子火急火燎了跑了进来:“常爷!出事儿了!一百五十多个芝麻官儿,围了王部堂的府邸。” 常风惊讶:“什么?走,去王恕府邸。” 常风带了百余名力士,来到了王恕府邸门前。 王家的大门紧闭。大门前的一百五十多名官员正在扯着嗓子,破口大骂王恕。 这帮文官骂起人来宛如泼妇骂街! “王恕!我艹你娘!老子是金榜二甲第十三!你个驴吊子榜尾嫉妒老子名次靠前,就给老子连降了三级!” “王恕!你个简直就是狗熊带花,没个人样!你脆生不管别人牙碜不牙碜!” “老子在官场混了二十五年,好容易混到正四品。你一句话就让老子降成了六品主事!” “王恕!你个缺德的,挨刀的,四十里地也没有家你个狼掏的!刘文泰刘院判要是被三法司定了重罪,我定与你玩命!” 这帮文官不讲武德!趁王恕病重堵在人家门口问候人家祖宗八代。 也就是王恕病得下不了床。不然降猛人老王,一准手提鬼头大刀,出来跟他们痛陈利害。 常风高声道:“诸位,我是北镇抚使常风!你们对刘文泰一案有异议,可以给通政司上折子!” “不要在官府前叫骂,斯文扫地!” 常风不喊不要紧,这帮人气势更胜:“好啊,王恕还跟厂卫的屠夫勾结!” “王恕原本就跟钱能那个阉人是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 “王恕勾结皇帝家奴、阉人,他才是斯文扫地!” 常风心中暗骂:也就是皇上刚刚下旨,让锦衣卫以后要尊重文官。 换以前,我不让力士们拿着大棍打出你们的屎来不算完! 就在此时,钱能骑快马来到了府门前。 钱能怒道:“常风,你还愣着干什么?你手下这帮北司力士都是吃屎的?给我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