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 李广案终(万字章) (第6/6页)
br> 常风是抄家的出身,对金银有着极其灵敏的直觉。 这回直觉灵不灵验,傍晚之前便能见分晓。 张远宁不愧是白昂的学生,泄水点找的很好。上游的引水渠也被堵住。 下晌申时,一丈深的环府溪,已经泄到饶腿处了。 刚刚出完牌的常风瞥了环府溪一眼,这一瞥不要紧,他直接扔了手里的叶子牌。 常风站起身,手指向环府溪:“你们看!” 徐胖子惊讶:“怎么银光点点的?好像水里有银子!” 常风脱了鞋,挽起裤腿,亲自下了水。他用手一摸,竟摸起了一枚银铤。 徐胖子在水边大喜过望:“嘿!水里还真有银子啊!这哪里是什么环府溪?分明是一条银河!” 原来,李广每日晚间往返船上两次,就是为了将金银扔进河底。 每次扔个五十两,两次就是百两。十多年下来,十几万两银子、大几千两金子成为了溪道的一部分。 至于李广怎么会有拿金银打水漂的嗜好,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常风招呼众人:“让弟兄们都下水摸金银。这可比摸鱼有趣多了!” “一回儿水泄完了,就不能摸金银,只能捡金银了!捡可没有摸有趣儿。” 一众锦衣卫袍泽纷纷脱了鞋,入了水。 他们如孩童般在水中嬉笑着摸金银。 常风高喊一声:“弟兄们,摸到金子的今年能走好运,能生一对儿龙凤胎呐,哈哈!” 徐胖子高喊一声:“我摸着一个金锞子!” 完他将一个金锞子抛到岸上。 司账百户所的算盘精们都没有下水。他们在岸边,将一枚枚银锭、银锞、金锞收集入木箱,记录数目。 两刻功夫后,环府溪的水全部泄完,溪道见了日。 溪道内隔个十步二十步,便有一枚银子或金子。 五大三粗的锦衣卫汉子们,从摸鱼娃变成了采蘑菇的姑娘。 他们如采蘑菇一般,跨着篮子捡金银。 终于,在傍晚之前,金银全部摸、捡完毕。 共得白银约十八万两,黄金约七千两。 常风怕手下弟兄、顺府的民夫起了贪念私藏。在归拢好金银后,他命众人相互搜身。 果然财帛动人心。共查出了六十几个人私藏。凡民夫私藏,一律训斥一番放走。 凡锦衣卫袍泽私藏,一律处以杖责三十。校尉以上私藏还要降一级。 司账百户丁大算盘走到了常风身边:“常爷,咱们五所抄金银总数,跟李广的账目对上了,严丝合缝!” 常风笑道:“这差事可算办好了。让户部立马派人来交接。咱们派人护送,把赃钱归到国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钱宁道:“常爷,您该进趟宫,把李府查抄完毕的消息告知皇上。” 立了功,自然要表功。 常风点点头:“成。跟户部交接完,我便带着账册入宫。” 跟户部的交接万分顺利。户部尚书周经亲自来了,他乐得嘴都合不拢。 今年元月以来,西北局势骤变,军饷支出骤增。 李广给弘治帝攒下的这一注大财,可算能缓解下户部的压力。 交接完毕,常风骑上了马,准备进宫跟弘治帝表功:咋样,还得是咱老常吧?一夜功夫破了兵变栽赃案,还了兴王清白。 五时间又为朝廷抄出三十一万两银子,一万两金子。 皇上您这回该把从我手上剥夺的权力,还给我一些了吧? 就在此时,常风的视线里出现了十几顶官轿。 不多时,官轿停住。下轿的官员,大部分是都察院的都院、副都院、佥院、副佥院。 为首的是左都御史闵珪。 常风一拱手:“闵都院,您怎么来了?” 闵珪道:“户部派人来交接李广外宅的金银。我们都察院来交接李广外宅的书信。” “跟jianian宦李广有书信往来的,都是些攀附权贵之徒,不配为官。我们都察院要参劾。” 大明的武将喜欢打仗。因为打仗能升官,还能砍人头换赏银。 大明的御史喜欢参人。因为参倒了人能升官,还能博得扫除jianian佞的美名。 这帮子都察院的头头脑脑,是来为手下的御史谋升官、谋美名来了。 常风知道,跟李广有往来的勋贵、高官太多。 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有意攀附李广,而是畏惧李广的权势。不得不昧着良心跟他搞关系。 一旦把李府的书信交接给都察院。这帮一不上折子参人浑身痒痒的言官,一定会掀起惊大案。 这是弘治帝不想看到的,也是常风一直在竭力避免的。 常风编了个谎:“不好意思,闵都院。昨夜李府失火,抄出的书信被烧了。” 常风这是在学自己的主人弘治帝,睁着眼瞎话耍无赖。 闵珪闻言色变:“什么?被烧了?” 常风点点头:“是啊。气得我免了看管不力的一个百户。” 闵珪皱眉,看着常风:“是真被烧了,还是假被烧了。就只有知道了。” “常风,我要参你玩忽职守。” 常风笑道:“参人是闵都院的本职。您尽管参就是了。至于惩不惩处我,那就要看皇上圣裁了。” 闵珪气得七窍生烟:“好。那咱们走着瞧!” 常风上了马,一夹马腹,带着账本进宫表功、领赏去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