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东宫涨天赋,发现太子女儿身_第183章:苏秋棠下杀手(求全订,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苏秋棠下杀手(求全订,求月票) (第2/7页)

,晚上有空?白金院一起聚聚。”

    张荣华笑笑:“我们之间还用这样?你刚升官,这段时间有不少人盯着,等过段时间,工部的事情处理完,再聚也不迟。”

    “行!”陈有才应下。

    “上京府这边有我留下的班底,再加上徐行的能力,就算新任府尹和黄道宁联手,也无法架空,稳扎稳打,保持现有的局面不难。”

    张荣华道:“他们一定会联手!想方设法撕开一道口子。”

    顿了一下。

    “徐行不会让我们失望!”

    陈有才说出心里的担忧:“这次升官,殿下并不知情,心里怕是会留下芥蒂。”

    “后悔?”

    望着天空,已经放亮,但乌云遮天蔽日,朝阳若隐若现,刮着阵阵大风,隐约要下雨的摸样。

    陈有才目光坚定:“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又聊了几句。

    俩人分开,都有事情要忙。

    陈有才要交接,还得将自己的班底交给徐行,让他掌控上京府的局面,张荣华待会还要去万书殿。

    到了都察院。

    丁易、韩正刚和金耀光等人守在门口,依旧不见杨毅来和钱平,只能说他们不适合混官场。

    “哥!”

    张荣华招呼一声:“里面说话。”

    进了大殿。

    按照位置落座。

    金耀光倒茶,一一倒了一杯。

    张荣华问道:“本官休息的这两天,都察院可有事情发生?”

    韩正刚禀告:“一切正常。”

    汇报完工作,很有眼力劲,主动的告辞离去。

    张荣华端着茶杯,拿茶盖押了两下,喝了一口,问道:“还习惯?”

    金耀光的腰板一如既往的直,只坐了三分之一,面色恭敬:“这几天下来,已经习惯,有大人您照着,布局很顺利。”

    张荣华提醒:“你们的资历足够,过一段时间,等到机会合适,将你提拔起来。”

    “您要调走了吗?”

    “暂时还没!”张荣华摇头。

    “未雨绸缪,不然等那一天到来,再想要布局就迟了。”

    “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三人表态。

    “你们办事,本官放心。”

    又聊了几句,几人离开。

    想起前两天夏皇说的,还有他刚才所言,丁易认真的问道:“哥,陛下要将你调走了吗?”

    张荣华道:“陛下的话你也知道,很有可能是试探,如若不然,好端端的也不会提起这茬。但此事牵扯众多,第一我的资历不够,想要调动,得拿下更多的人,让其他的人感到害怕,像是在灵研司时一样,让他们主动提出来;第二调到军方任职,更加的复杂,需要提前谋划。”

    丁易懂了。

    从椅子上起身。

    张荣华招呼一声:“去万书殿!”

    打开殿门。

    轰轰……。

    银白色雷霆划破长空,在天际蔓延,剧烈的炸响,像是要毁灭万物,飓风越刮越强,豆大的雨滴砸落下来,落在屋檐、地面上,传出“滴答”的声音。

    张荣华感叹:“说来就来,像是婴儿一样变化无常。”

    拿着雨伞,将伞撑开,向着外面走去。

    丁易跟上。

    到了万书殿,出示真龙令,为首的司马放行,进入大殿。

    丁易和之前一样,修炼踏天十二步,已经入门,达到一境初窥门径,将这门身法的威力初步展现,在大厅中来回闪动,留下一道道影子。

    望了一会。

    见有模有样,收回视线,张荣华走到书架边上,接着上次的头,认真看了起来。

    万书殿中的藏书无数,非一朝一夕看完。

    哪怕看书速度很快,看完以后,便领悟深意,也要花费一段时间。

    时间没有静止,滚滚向着前面推去。

    ……

    锦澜坊。

    在京城属于中等,住在这一片的人,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差,不是当官、就是经商。

    302号。

    位置一般,三进三出,装修平平无奇,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府邸的主人叫钱安,工部灵研司后勤主簿,原崔建成的人,自从大人失势,再到主动辞去官职,成了无根之萍,投靠施戴隆,对方又看不上,嫌弃能力太差、官位也低,张荣华的势头越来越盛,霍景秀又空降下来,一番手段,将崔建成的人全部铲除,调的调、雪藏的雪藏,他也属于被雪藏的一员,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到了最后,直接告病请了长假,这段时间一直在家养病。

    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躲过一劫,如若不然,也会被牵扯进孙金的桉子。

    书房。

    钱安望着手中的信,阴沉着脸,非常的难看,不用刻意挤一下,都能滴出大把的水,眼中煞气流转,因为愤怒,死死的握着手掌。

    赵承节被抓时,还提心吊胆,担心东窗事发,犯下的事被揭露,连累到家人,但过去这么久,对方依旧未开口,没将自己供出来,提着的心稍微放下。

    想到俩人认识的过程,对方是都察院右监都御史,位高权重,主动的递过来橄榄枝,稍作考虑便接下,从那以后,俩人在暗中经常会面,时间长了,越来越熟悉,赵承节有意、无意施恩,还赏赐一些钱财,从少到多,到了最后,收的银票面额越来越大,这时再想要下船也晚了。

    无它,自己的罪证已经被对方拿到,再加上收了这么多的贿赂,透露出去的信息,十条命也不够杀。

    曾想过他这样做的目地,始终不得而解,只好一条道走到黑。

    直到前段时间,才惊醒过来!

    不明白的地方全部懂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