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吴锦绣入狱 (第4/6页)
心情瞬间变的沉重,将杯中的一饮而尽,面露回忆,苦涩、高兴、满足等神色一一浮现。 半响,悠悠的开口,将整件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十五年前。 他任长平郡郡守,杨浩文是他的至交好友,关系很深,过命的交情,俩人走的路也不一样,后者的脾气很硬,虽然才华横溢,人也聪明,但不适合官场,安心的做学问,如果只是这样倒也没事。 看不惯不平的事情,便会仗义执言,甚至发表文章,以他在读书中的威望,一篇文章带来的影响力很大,轻则将人搞臭,重则还会引来重大的祸端,吴锦绣劝说过许多次,让他不要到处树敌,不然有一天踢到铁板,将是灭顶之灾。 话不投机半句多,当时大吵一顿。 杨浩文骂他市侩,身为一郡父母官,眼中只有妥协和交换,不顾百姓死活,吴锦绣反驳,自己虽说不是好官,敢管天下事,但治下百姓丰衣足食,人人有饭吃,手里还有余钱,过年的时候还能下酒楼,无大桉发生,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更直言了当的告诉杨浩文,世道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非黑即白,还有灰色!有些事情更不是你想管就能管得,没有能力之前要学会隐忍,等能力足够再算账,一展胸中抱负。 杨浩文直接以一句“贪生怕死”,一甩衣袖而去,俩人也断交,正如吴锦绣所言,半年过后,因为臭脾气,杨浩文招惹到州府那边的世家,与推官关系亲密,哪怕是自己,也无法保护,眼睁睁的望着他们一家入狱。 多年生死之交,哪怕恩断义绝,眼睁睁的望着好友一家即将被斩首,良心上面过不去,思前想后,便让自己的心腹李安去办此事,趁着对方的人还未抵达长平郡将杨浩文一家押走,寻找机会放走他的一对子女,没有证据,对方就算是推官也没有办法。 加上手段高超,此事有惊无险的蒙混过去。 后来官运通达,爬到丰州州尹的位置,找了个机会将那名推官和世家除去,替杨浩文一家报仇。 苦涩一笑:“本以为此事已经过去,没想到多年以后被翻了出来。” 张荣华无法评价,正如之前所言,有所为、有所不为,早朝的时候,明知道站出来后果可大可小,还是义无反顾的出列。 吴锦绣的做法看起来有点傻,仔细一想合情合理,换成自己,应该也会这样做,不过会做的更好,解决所有的隐患,不留下一点麻烦。 “李安,你是如何处置的?” “这些年在我的提拔下,已经是长平郡郡尉。” 张荣华摇头:“湖涂!” 吴锦绣悔不当初,现在没有它法:“刚踏进官场时,恩师告戒我一句话,心善不要为官。” 张荣华道:“李安叛变了!” “猜到了,如若不然,刚才在朝堂时也不会认罪。” “我会将他们除去,替你报仇。” 吴锦绣问道:“查清楚李余良是谁的人?” “可能是皇后,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人,已经占了一个都御史,推断下来,其他人的可能性很大。” “局势越来越乱,你要小心,记住,无论和谁对上,都不要心慈手软。” “谁”这个字说的很重! 双方都是聪明人,不需要说的太清楚。 张荣华点头:“我有数。” 吴锦绣拜托:“我怕他们对航儿出手,帮我照看一下!” 航儿叫吴航,是他的儿子,国子监教授,正六品官职。 张荣华郑重的应下:“将心放宽。” “你该走了。” 张荣华起身,提醒一句:“别做傻事。” 迈步离开,到了大厅吩咐一句,让牢头好生照料,耍小手段得掂量一下能否承受得住自己的怒火,到了牢门口,丁易急匆匆的赶来。 张荣华指着外面,意思到那边说。 离开刑部大牢,俩人在边上停下。 丁易迫不及待的问道:“哥,怎么样了?” 张荣华道:“基本上定了。” 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丁易问道:“现在怎么办?” “剩下的事情不用管,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三司会审,你去那边盯着,他们不敢胡来。” “行!我现在就去。” 俩人分开,张荣华向着都察院赶去。 先将这边的事情处理好,解决李余良和李安的事,再揪出藏在幕后的推手。 到了都察院。 金耀光、韩正刚等人依旧守在殿门外面,仿佛他不过来,就不会离开,深谙官场之道,单凭这一点,活该人家升官。 急忙迎了上去,作揖行礼:“见过大人!” 张荣华点点头:“里面说话。” 金耀光急忙上前,将殿门推开,让开身体。 进入大殿,众人按照身份落坐,张荣华坐在主位上面,沉声说道:“李余良已经反击,翻陈年旧账,眼下针对吴锦绣,等到再次出手,保不准就将火烧来,未雨绸缪也好,打压嚣张气焰也罢,他既然出招,本官没有不接的道理。” 韩正刚抢先表态,别看他现在是右监都御史,从三品,还是以张荣华为尊,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深知一件事,跟对人比做对事重要。 哪怕他是何文宣的人,只要张荣华一声令下,依旧冲锋在前。 “大人您说怎么做?” 张荣华吩咐:“李余良做初一,本官就敢做十五,查阅他为官这些年来的所有卷宗,有一处可疑的地方,立马往死里面查,四司的人手不够,从一司抽调,无法协调,本官出面协调,谁敢从中阻拦,让他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