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交易 (第1/2页)
大别山脉连绵数百里,是中国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山南麓的水流入长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最高山峰海拔一千七百七十七米。 周林回忆了后世的资料:“那个教授是奔着大别山的铁矿去的。那铁矿最丰富的地方,就是霍山县一带。” 张于站了起来:“有他的照片吗?” 周林摇了摇头:“没有!但是知道他们一行有十多人。都有武器防身。还有一些探矿器材。” “我去向处座汇报。这样,你明天去天龙商行,找李天龙。拿这个给他,他就知道你是我介绍的生意。” 张于拿出一个玉佩。交给了周林。 之后,张于便离开了。 第二天,周林去了公共租界,找到了天龙商行。 李天龙,身高一米七以下,瘦瘦的身子,长长的脸。见人一脸笑容。 周林拿出玉佩后,李天龙兴奋地拉住周林的手说:“小老弟,你终于来了。” 周林送上在街上买的礼物:“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李老板收下。” 李天龙就象收了人参似的,“太破费了!” 这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 坐下后,有人给周林奉上茶。 周林说:“我带来了玉米的样品,李老板请查看。” 李天龙这才一板正经地看起了玉米样品来。 东北土地本身就肥沃,开垦时间较晚。所以对玉米的吸收养分起到充实的基础。东北是一年一产,不像南方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这样玉米就能完全的成熟。 以上表明东北的玉米比别的地方的玉米好。 东北玉米吃起来甜粘糯,颗粒大,饱满。 只要生吃,就知道是不是东北的玉米。 李天龙吃了两粒玉米粒后,点头说:“好玉米!应该是HLJ的吗?” “李老板好本领。这正是HLJ的玉米。黑河的。” 李天龙说:“几年前,我也曾去过哈尔滨。现在,去不了啊!” 周林说:“没什么去不了的。只要你想去,我负责你在HLJ的安全。” “好!有机会我一定去。再去喝一回那里的大高梁酒。” 周林笑着说:“巧了,如果你自已想酿高梁酒,我倒是可以帮你。” “你手上有高梁?能不能卖给我。” “有一些!你要多少?” 眼下的高梁酒,在市场上奇缺。其他的粮食酒也缺货。你想想,人都没饭吃了,政府怎么会让你用粮食酿酒。 如果有粮食酒,那是不愁卖的。 李天龙说:“有多少要多少!我给七块一石。” 这价比玉米都高。 “行!请问你有商业电台吗?” 李天龙马上带周林去了电台室。 周林写了一封电文,译成密码后,发给了田中。 …… 田中这几天一直在等在电台的旁边,等待周林的电报。 电台的灯亮了! 田中马上收起报来。 “已联系好!收高梁五十万斤,价格五块大洋一石。” 田中在昨天已经联系好了,有商家给他二块五大洋一石。 这样的话,就赚了二块五。五千石的话,就赚了一万二千五百大洋,也就是两万五千日元。 在东京买房的愿望一下子就实现了。 田中马上给周林回报。“同意!十天后,船到上海。” 收到了电报,周林对李天龙说:“那边同意了!十天后,上海码头上交船。” 这表明不是上岸价,而是船上价。 李天龙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商量的办法是,李天龙直接对周林,不与其他人交易。货收后,钱存进周林在上海法租界的银行户头上。至于货主的款,就由周林负责。 还是老江湖啊!这样一来,他就让周林赚了个大翻。 从天龙商行出来,周林去法租界的美国银行开了两個户头。一个是林州的名义,一个是田之亮的名义。 收李天龙的货款,将是林州。再将需付田中的钱,存到田之亮的户头上。最后由田之亮转帐给田中。 之所以这样,就是担心田中查帐。凭田中的本事,他能查到银行的帐户交易。如果不用中转户头。那么田中的心中肯定不高兴。凭什么伱赚的比我还多? 银行的事办完了,周林这才坐车去了宪兵司令部。 小坂正雄的堂弟叫小坂立雄。看来他们家的人,都与雄拧上了。 小坂立雄中佐看到了小坂正雄给的亲笔信,便将周林带到了他的办公室。 小坂立雄问了小坂正雄的情况后,说:“我哥早就应该这样干了。凭什么赚的钱要给玄社百分之六十。自已喝西北风,让那些人吃的肥头大耳的。” 周林忙说:“中佐阁下!这事偷偷地干,不能让其他的人知道。我这次来,还是用的查找教授的名义。” 小坂立雄点头:“保密为好!赚了钱,你一定要保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