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62章 献计抓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献计抓捕 (第3/4页)

第一。

    但是之前在清水村的时候,二当家逼了一把孟海,给他服用了一枚七日绝温丹,这激起了孟海的怒气,孟海也因此设计毁了清河村,甚至现在的大当家与二当家也已经被大秦的官兵抓捕。

    而此时此刻的孟海,再次被那位汪竹激起了怒气。

    在大街上好好的走着,结果被人拦路截杀,如果不是有个大牛在旁边拼死守护,孟海恐怕在一瞬间就会被杀死。

    即使现在还活着,那也是满身是伤。

    所以汪竹,孟海绝对不会放过。

    睚眦必报也好,复仇也罢,孟海绝对要抓住汪竹。

    孟海脑海之中,不自觉的回忆出了当时所观看大当家的那幅大秦地图。

    那张大秦全国地图上的勾勾画画全部印于孟海脑海当中,包括大秦金城的路线,以及自打重生以来到现在在大秦所经历的一切。

    他心中有了主意,抬头望向廖言。

    在他沉默的这段时间里,廖言只是一脸平静的看着孟海,似乎是在打量着这个才十八岁左右的青年,打量着关于这个青年身上一切的细节,直到孟海再次说话。

    孟海说道:“我这里有个主意,或许能够抓住你口中的汪竹,但是我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他说是没有太大的把握,但这也就是个客气话。

    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话肯定不能说全,更不能立下军令状,只要把一切说的都不确定,总有挽回的余地。

    廖言点了点头,神色平静,他缓缓的吐出了两个字:“请说!”

    孟海脑海当中再次出现了大秦京城的地图轮廓,他说道。

    “你们之所以没有抓住汪竹,肯定是他现在躲在京城的某个角落搜捕不到。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得来个引蛇出洞,他既然不想动,那我们就让他动,只要他动了,必然有蛛丝马迹,可以顺藤摸瓜的抓住他。”

    廖言表露出了一副感兴趣的模样,点点头:“那何谓你所说的引蛇出洞?”

    孟海再次说道。

    “引蛇出洞,首先就是要让蛇从我们给的洞里爬出。大秦有东城,北城,南城和西城四城,我个人认为最好的选择是北城,将汪竹引到北城,让他出城,更有利于抓捕。”

    廖言点了点头,示意孟海继续说下去。

    孟海忍着全身的刀伤做了起来,此时的他,脸上除了沉思以外,还有因为痛苦不断扭曲的面容。

    他继续说道。

    “明天就是诗会,人流量密集,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现在京城情况对于汪总来说不容乐观,如果能够出去的话,他绝对不想在京城多待一秒。他既然想出去,那我们就给他制造出去的机会,正好趁着诗会这个热闹的时候,制造出一些矛盾,这样才好,让汪主以为得到了机会,从而从北城撤离。”

    廖言摆了摆手,他说道:“你先别说这些,你怎么能确定汪竹他就会从北城撤离,那为什么就偏要走北城呢?”

    孟海想了想继续说。

    “所以我们就要让汪竹觉得北城有可乘之机。”

    “我们……可以调重兵前往镇守东城,理由是有探子或者好心人举报,那里聚集着匪寇,这帮匪寇将会于诗会时举兵造反。派大兵镇守东城,严查来往行人,毕竟东城是咱们精英城最为混乱的地带之一,里面混迹着三教九流,如果汪竹想要逃离京城首选就是东城。而我们以那里聚集着匪寇为派大军镇守,严查路上的行人,包括进出城的人,汪竹自然会打消从东城逃离的念头。”

    “接着是南城,那里是达官贵族聚集之所。在诗会之时,我们可以借助达官贵族府中养着的府兵,配合着官兵检查来往行人。由于南城达官显贵最为集中,在那里的普通百姓自然没有多少,街上的人流也就会适当的少一些,官兵加上达官显贵府里养的府兵镇守在南城门,也绝对能够给汪竹带来不小的震慑,使得他不敢轻易选择从南城逃离。”

    古往今来,只要达官显贵,有了自己的府邸,那肯定会养一群杂役,官位高一点的官员还会在家中养一些打手,这也就是府兵。

    这些府兵的目的就是帮助自家主人守护整个府邸的安全,以防有贼人进来捣乱,官位越高的官员家中的府兵也就越多,就比如说越国公。

    越国公家的府兵,那也是两百人往上。

    《大秦律》规定,在府中招募府兵的数量不得超过五百人,但许多人都是擦着这个边,恰好换养五百府兵在家中。

    因此,孟海提出了让官兵和这些达官贵族家的府兵联合起来,共同给予汪竹威慑。

    孟海继续说道。

    “接下来就是西城,西城的热闹繁华程度仅次于东城,里面更是混迹着许多三教九流之人。但是此处小商户最多,诗会之时人流更多。因此,要在诗会开启之前把守住西城的各个街角,不但在明处要有许多核验身份的官兵,在暗中也要放一些能够让人察觉到的暗探。让汪竹发现这些眼线,以为是瓮中捉鳖之计,从而离去。一明一暗之下,即使汪竹真的铤而走险选择从西城逃离,也会被当场抓获,同时也可以派巡御司的人在西城彻夜不息的巡逻,目的同样是给汪竹心理上的震慑,同样是为了防止西城在诗会时发生不必要的隐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