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108章 太平学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8章 太平学派 (第3/3页)

那破喇叭般的声音又开始响了起来。

    “孟爷,你看需要什么东西,我立刻让人去准备,要不然我明不,我现在就带着你返回京城?”

    邋遢道人不禁心急,连这称呼都变了。

    孟海有些好笑地看着邋遢道人,他又随口道。

    “我帮你也可以,但是总不可能都让我出钱出力吧。你先和我,你能调动多少人,能出多少钱,我也好构思安排。”

    邋遢道人听到这话,沉默了一阵子,他的眼睛也在不停地转动着,似乎正在计算着他能够使用的资源,许久之后,他才开口道。

    “京城太平卫上上下下,我能调动的人有数千余,各地的太平卫虽然都会给我一份面子,但是我不一定能够指挥得了人家。人手方面,我现在确定的大概有一千五百人,只不过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京城太平卫当中普通的卫人,还有一部分和我一样的游卫人。我这些年在江湖当中也结识了不少兄弟,他们应该也会给我一份面子,只不过我现在不确定他们的位置,也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会为我出面开罪刀王,毕竟他们都是武林人士。”

    邋遢道人到这里,有些羞赧地停顿了几秒,这才继续道。

    “至于钱财方面,此乃身外之物,拿出几百两银子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再多一点,可能就有那么的难度……”

    孟海听完邋遢道人得这番话,就不由得揉了揉眉头,现在的情况得直白点,就是有人没钱。

    一千五百余人。

    没想到邋遢道人还有些本事,还能找到一千五百人左右为他办事。

    孟海心中盘算着另一件事,那是关于他的海宣产业,包括目前的海宣书铺,海宣话斋,海宣仓储,海宣听书。

    如此来……

    到时候再找几个人……

    孟海这里盘算着,嘴角又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jianian笑,这看得一旁的萧承湘又忍不住地打了一个哆嗦。

    孟海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而且萧博才那边也松口了,他随时都可以返回京城,想起这件事,他心情也好了许多,于是他便开口道。

    “咱们去四层看看吧,我感觉这三餐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邋遢道人看着,刚刚还正在帮他出谋划策的孟海,忽然转移了话题法对太平塔的第四层感兴趣,于是他忙不迭地道。

    “别呀,孟爷。你想要去四层也不着急于这一时,刚刚不是还在给我出谋划策吗。我与刀王的赌约还有不到三个月,你倒是先帮我把这件事办了呀!”

    孟海摆了摆手,站起身来做事,就想要继续往四层走。

    “不碍事,反正来到了这,太平塔刚好去上面看一看。”

    邋遢道人跟在其后,赶紧道。

    “要不还是先帮我把我的事情办完,这太平塔里除了石头就是雕像,没什么好看的。”

    邋遢道人还在担心他与刀王的赌约呢。

    萧博才这个时候也吊儿郎当地跟在后面,萧承湘也是如此。

    孟海迈出了自信的步伐,做出了一副你放心,万事有我的姿态。

    “你就放心吧,不过你得给我准备一个东西,你得给我准备大秦的地图,尤其是京城周围各大郡县的地图。我不要最贵的,只要最详细的,越详细的越好。”

    邋遢道壤振华皱了皱眉,但是他很快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孟爷,你就放心吧。这四层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你要是真想看哪我带你去京城的太平塔里看,那里可比这里气派多了。”

    孟还没有理会邋遢道饶劝阻,反而自顾自地踏上了太平塔的第四层。

    结果这刚刚踏上第四层,就看见一溜一溜的石像,这些石像叔叔居然也有五十余个,每一个至少也有一两米之高。

    在雕像前面摆放着供桌,供桌前摆放着香炉,有些雕像前燃烧着还未燃尽的长香,有些雕像前却是门可罗雀,别是香了,就连香灰也没樱

    孟海有些纳闷地望着这四层,那一排排的雕像,有些诧异地回过头。

    邋遢道人这个时候自然要极力地表现一下自己,他赶紧道。

    “自从大秦有了太平卫,祭拜太平王他老人家以后,对于太平王他老人家理念的解读就有许多门派。后来,这些门派又有许多属于自己的话事人,他们为了招纳更多的人来自己这一方,就借故太平王身旁的许多仙徒,将自己的理念转嫁于他们的身上,用来彰显着自己一方的正确,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余种学门派了。”

    邋遢道人到这里,用手指了指着一排排雕像的最后几排,继续道。

    “这里面还祭奠着当时开创了几个重要的派的话事人,他们有的主张仁德教化,有的主张兼济下,有的主张隐居山林,有的主张入朝为官,也有的主张无为而治。但不管是谁,他们的核心理念还是匡扶大义,让下太平,让大秦久治。”

    孟海听到这里,恍然地点零头,他在这一排排的石像雕塑前走。

    前面许多牌都供奉着许多和太平王有关的仙童,都是太平王的手下或者亲戚。

    毕竟王老子下面还有几个大臣辅佐,一个堂堂的神仙,下面自然也要有仙人才能衬托得出大仙饶厉害。

    所以最前面几排仙图仙童全部都是与太平王有关的仙人,他们一个个以太平王马首是瞻,所主张的也全部都是匡复大义,太平久治。

    只不过他们让这下太平的方法各有不同,在这些高高在上的石像下面还放着竹简,竹简上记录着每个仙童或者仙徒的身份,包括他们主张的理念。

    甚至还有一些仙童和仙图的下面放着三四个竹筒,里面放着的竹简,洋洋洒洒写了至少千余字。

    都是关于这些先饶理念,又或者关于大秦对于治理下时期太平久治的理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