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礼部贡院 (第3/3页)
孟海一伸手抓过了他头顶左边的一个篮子,篮子是新的。
徐勇笑着解释道:“寻常考生来参加考试的时候都会带些食物和水,因为咱们科考特殊,所以不对外准备饮用的水和食物。所以考生渴了,饿了都要自备食物。由于这房间里的灯光也有些昏暗,一些要求较高的考生也会自备一些蜡烛或者灯具,毕竟科考试从早间考到夜晚的。像这样零散的物件都可以放在两边的篮子里。” 孟海点零头,他随手用摸了摸这木房左右两边的墙壁,毕竟这木房只有三面墙壁,会不会不稳? 结果还是他多虑了,他几乎就上了全力,却发现这由木头制作完成的木屋,和他上一世用钢筋水泥建成的墙壁没什么太大区别,即使他用了全力,却也无法让这间木屋摇晃分毫。 徐勇笑了,但是并没有多解释。 孟海忽然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你这考场只能容纳将近两千余人,这位置会不会不够?” 徐勇摇了摇头:“伯爷这就多虑了,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这还准备多了,可能还会空出几十个房间无人使用。” “来我们礼部贡院参与科考的考生,大多数都是从我大秦国各大郡县里面选拔出来的,南面的考生居多,北面的考生居少。一个县里大多数时候所选举出来的考生只有四五人,放在一个群里选出来的也不过百人。这还是南边一些郡县的情况,北边郡县里面出来的考生人数更少。这些人一起来到金城参与科考,按照往年的经验,一般人数大约在一千九百人。今年推算可能也就两千出头。” 毕竟想要进入京城愿参与科考也不是谁都能来的,得要从乡里先选拔出一批人,再从县里选拔出一批人,最后再由整个郡里选拔出一批人送入京城参与科考,这是从优中选优的结果。 杰克逊像好几十万的人口,但是最终能选出来的也就只有寥寥百人。 毕竟绝大多数郡县送入京城,参与科考的名额都是有限额的,并不是有多少人才就能送多少人才的,这往往需要层层的审核批准。 在历皇帝执政的这些年,由于重视文化建设,所以各大军县的考生这才逐渐变多。如果放在上一任五宗皇帝在位时期,每个郡县参与这种科考的考生不超过十余位,但是参与武举的考生却许多。 孟海在离开木屋之后,在徐勇的带领之下一路向前走去。 每个木屋之间的距离大约两米,最多也就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行走。 跟着徐勇一路向前走去,踏着层层的台阶来到整个考场的最高位上。 在这个位置上,可以纵览整个考场。 这处高台是一处圆形高台,站在这个高台上,可以看见每一个房间考生的动向。 在跟着徐勇向前走的这段时间,徐勇也在极力地介绍着科考时候的一些流程和事宜,包括监考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问题很多,很繁琐。 孟海听到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直到在徐勇的带领之下,几人绕过了高台,下了台阶,直奔整个礼部贡院的最后方走去。 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看见一处极为宽敞的楼宇。 文礼楼! 孟海看着面前这古香古色的巨大楼宇,目光不自觉地望向了旁边的导游徐勇。 徐勇笑着介绍道:“这里面就是考官们休息的地方,批阅卷子也在此处。按照以往的惯例,主考官一共有三人,副监考官有三人,还有十几个普通监考官。主监考官往往是由我们里部的郎中或者侍郎大龋任,或者皇帝特批下来的人作为我们这主监考官。以往都是从翰林院或者文华院当中挑选。” 孟海指了指自己。 “那我呢?” 徐勇笑了笑。 “陛下特批伯爷为副监考官,大多数的情况下副考官也是由我礼部官员担任,或者由陛下特地指派,比如伯爷就是陛下所指派的副监考官。” 孟海恍然地点零头。 徐勇勇又道。 “剩下还有十余位普通监考官,他们的职责就是巡查考场,抓住那些舞弊之人。副监考官也可以随行抓人,只不过大多数的时候,副监考官都是坐在高台上纵览全场。” 孟海再次恍然地点零头。 在话间,徐勇已经推开了前方文礼楼的大门。 整个大楼里面显得更加古香古色。 尤其整个文礼楼里,还点燃了一根盘香,檀香放在整个楼里正中央的那张大桌子上,这根香只烧了一半。 丝丝缕缕的烟香,不断地飘向整座大楼的最上方,随后朝着左右两边竖着扩散。 整个文礼楼非常大。 整个大楼当中摆放了不少桌子,在桌子上放满了文房四宝,还放着考试时候所用到的器具。 一旁的徐勇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伯爷可以先在此处休息,等到尚书他们下朝之后,会前来与伯爷见面。” 孟海点零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徐勇又差人送来了不少茶水点心。 之后徐勇就坐在了孟海对面,继续起了这科考的详细事宜。 孟海知道徐勇是被人专门安排来接待他的,所以也并没有让他离开,正好他对这监考方面的一些事情还不是很了解,借此机会不断地询问徐勇。 孟海记起来了皇帝大早晨就把他骗过来的这个仇,于是他把糕点递给了不远处的张顶。 接着整个礼部贡院以每克钟一盘的速度,不断的乘上一盘盘的高点,这速度连徐勇都有些冒汗。 孟海坐在这文礼楼当中,看着远处的太阳渐渐地升起,一缕缕阳光顺着两边的窗户照射到文礼楼当中,阳光照射在那,丝丝缕缕向上飘荡的烟雾当中,烟雾与阳光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阵阵的波涛。 孟海坐在这文礼楼当中,直到远处文礼楼外,忽然传来了一阵高亮的人声以及短促的脚步声。 最终有一道人影推开文礼楼的大门,在一堆家丁仆从的簇拥之下,踏入到了文礼楼当郑 来人是礼部尚书。 蔡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