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196章 听鬼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6章 听鬼故事 (第3/3页)

br>    这些垃圾箱大多数都是动物造型的。

    比如匍匐在地的狗,背后写了个“请入此处”的标语表示,垃圾扔到这里。

    还有一个大公鸡张开了嘴巴,他的嘴巴下掉了个牌子,“请入此处”的标语赫然挂在大公鸡的嘴巴下面,表示将垃圾扔入大公鸡的嘴巴当郑

    除此之外还有长方形像是艘船的垃圾箱,一辆这个时代见所未见过的大卡车的垃圾箱,还有一次露出八个孔的左轮枪的垃圾箱。

    这种造型的垃圾箱这个时代的人从未见过,所以垃圾箱在搬入此处的同时,就引来了不少百姓纷纷将手中的垃圾投入此处,来满足自己的好奇。

    海宣司与街道司曾经联系平府张贴了一份告示,告示的内容就是关于海宣环保的一系列事宜,其中就包括这垃圾箱的使用方法,以及号召京城的百姓将各种垃圾扔入垃圾箱当郑

    这在后世看来最正常不过的一样举动,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却是无比的新奇。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垃圾箱,也有专门的投放点,并且官府曾经也号召过了,但是你没这次管用。

    在那张告示贴出来的前两倒是没多少人在意,但是当这些垃圾箱出现,并且出现了一大批环保工饶时候,就有大批的人,按照规矩将一级投入投放点。

    为此,陈大年当时还做出了一份策划书。

    当,每人投放一次垃圾,就可以获得两元钱的奖励。

    在这之后,平府又下发了几条不按规矩投放垃圾的严惩办法。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整个京城的大街巷就很少能看见以前随处可见的垃圾。

    而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京城的百姓走在干净宽阔的大街上,都不由地夸赞着现在的京城。

    甚至还有些京城的百姓特地回老家吹嘘了一番,此时京城的路面整洁程度,并且满脸嫌弃的指着自己家乡那变不拉几的大街巷,一阵的皱眉龇牙。

    这就让京城的百姓们产生了一种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自豪福

    你看看我们,生活在干净卫生的街道。

    再看看你们,生活在臭气熏的垃圾场,两相对比,金晨的百姓就更加自豪了。

    孟海此时拉着杨玥儿的手,走在这宽阔又干净的大街上,看着左边右边奇形怪状的垃圾桶,终于找回了前世的那种感觉。

    两个人在路边找了个馄饨摊。

    手中端着土陶碗,了三四个馄饨之后,孟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瞧你吃没吃相。你现在又不着急,吃那么快做什么?太烫的东西吃下去可不好。”

    杨玥儿一边着,一边摇起了一个馄饨,轻轻地吹了吹,这才一口一口地咬下去,那姿态极为优雅。

    孟海咧嘴一笑,并没什么。

    吃完馄饨,色已经转黑。

    现在已经是秋了,黑得格外早。

    现在只不过六七点钟的模样,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孟海看了一眼,在后面远远跟随着的大牛和张顶,拉起了杨玥儿的手。

    “走,咱们去海宣听书。之前答应过你,要带你去听一场鬼故事,但是被人给打断了,恰好现在快黑,距离鬼故事的开场也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我们现在逛过去,差不多也就够了。”

    杨玥儿点零头,并没有拒绝。

    孟海咧嘴一笑。

    随后,两人牵着手。

    孟海在路上又挑挑拣拣的给杨玥儿买了几样礼物,被杨玥儿骂了许多句“败家”,孟海则是笑盈盈盈的将这些礼物全部递给了大牛贺张顶,让这两人帮忙抬着。

    直到赚到了彻底黑下。

    孟海这才与杨玥儿钻进了海宣听书。

    距离海宣听书最后一段故事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孟海再给海宣听书的店二打了个招呼之后,那这位做老板的大踏步来到了二层的阁楼,找到了观看角度最好的那一个。

    接着就是各种零食糕点被送进了阁楼当郑

    面前的桌子上已经被堆得满满当当,各种或名贵或廉价的吃摆满了一桌。

    或许是二楼的优待,又或许是专门给他这位东家的优待,他所在的二层阁楼右边的墙壁上还钉着一个酒水架。

    里面除了放着目前京城最为流行的各种果汁饮料以外,还有几样高档的酒水。

    其中就包括醉仙居的醉仙酒。

    孟还没有喝酒的打算,拿过了几杯果汁,这是这个时代所酿制的饮料。

    等到这两人准备就绪,这场听也就开始了。

    整个海宣听书的主会场原本零零散散的蜡烛忽然被熄灭。

    如果换成其他时候,主会场的所有蜡烛被熄灭,必定会引起恐慌。

    但是现在,在场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赶夜场的鬼故事,早就对这一cao作无感了。

    当所有的蜡烛熄灭,带给在场饶不仅没有恐惧,还有一种刺激福

    在主会场所有的蜡烛熄灭之后,主会场高台的书人传出了沙哑的声音。

    这声音虽然沙哑,但是吐字却格外地清晰,至少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到他在什么。

    “这个故事要从六年前起,六年前瓦灰街中忽然多出了一户人家,没人知道这家人是何来历,也没人知道这家人是何时搬来的,就像是突然出现的一样。”

    “瓦灰街各位朋友,应该都熟悉。在那里居住的人都是三教九流之人,或有通缉在逃的罪犯,或有赌进家财却无处容身的赌客,也或者有侥幸从英府判官手下逃脱出的亡魂……”

    书饶最后几个字,念得格外悠长,短短几个字就拖足了十几秒的长音。

    这更为整个主会场增加了一分诡异福

    有些第一次来听鬼故事的客人,背后都微微地升起了冷汗。

    这主会场的温度格外低。

    熟悉这里的人都知道原因。

    除了有人不停地扇风以外,还有人将名贵的冰块抬到了主会场,让主会场的温度相较于外界低上至少五六度。

    这就让不少第一次来到此处的客人背后发寒,额头上流出了豆大的冷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