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忽悠废话 (第3/3页)
曾过,寓教于乐。孟夫子曾经过,没有人生喜欢读书,即使生活在帝王家皇子皇孙们也从未喜欢读书,他们读书也只是为了读书,而不是为了学道理。既然同样是为了学道理,那么,通过玩耍的形式学会道理,不仅能够从压抑的学业当中获得心情的愉悦,也能够学习到书本上不曾学过的知识。”
“太祖年间就影文太傅以技巧授业”,的就是太祖年间的太傅文枢热衷于左道旁门的技巧,曾经教数学怎么也是将道理写在纸条上锁进机巧玩具当中,谁若能打开谁就能够完成今的学业。当时宫中人人手中都抱着技巧玩具,可谓是风靡一时……” “而寓教于乐,就是在读书之余,将学子带到设定好的游戏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道理,辅佐书本。就像太祖年间的文太傅,文太傅在研究技巧的同时,也从中悟出了“治国须当谨慎,一木一梁之失必当酿成大祸”,“持之以恒者,千条木也能汇成屋xue,百斤斗石必将会成千路”,这都是文太傅当年在摆弄机巧玩意儿的时候所悟出的道理。” “文太傅在教授旁人做旁门左道的技巧玩具时,也悟出了做人要耐心,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诸多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教给我们知识,不能只从书本上去,或许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读书的过程当中,通过娱乐的方式能够获得更多课外的知识,而这些课外的知识才是对我们日后成家立业,定国安邦的主要所在……” 赵宣侃侃而谈。 熊孩子这么一,足足了三分钟的时间都没停下。熊孩子不仅引经据典,借助当年太祖皇帝时期的文字太傅文傅为范例,表示在玩的过程当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样也举出了在太祖皇帝时期一些专心致志读书的人,最终却碌碌无为的例子。 赵琦缘坐在软榻上。 他是听得津津有味。 他这是第一次听自己儿子歪理居然的这么有水平,的这么有道理! 如果将这番歪理换个不同的场合去,绝对能够引起不少国子监,文华院,翰林院众多名师子弟的点评,而且这些点评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 但是换成现在这个场合。 尤其看着太子殿下,着着还时不时地朝着身旁的孟海瞟一眼。 赵琦缘知道这番歪理的出处了。 赵宣前后总共了将近八分钟的时间,这才将这番歪理完。 赵宣那是得口干舌燥,孟海站在一旁动也不敢动,双腿都有些发酸。 赵宣将自己的一番歪理完之后,目光忍不住再若干次的飘向孟海,那意思似乎在,我按你的办法,这样可行? 孟海并没有表示他能感觉到皇帝现在正盯着他,他可不敢有半点逾矩之举。 他所教给熊孩子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废话! 没错,就是废话。 在孟海看来,各种引经据典,的确能够增加自己的服力,但是这些也全部都是废话,而将这些引经据典的废话,再加上各种废话进行扩展……别个七八分钟了,就算个一一夜也不成问题。 就比如用一句话就能够完的“文太傅以机巧授业”,用废话扩展开来就可以衍生出七八千字不等。 如果在废话当中,再加上一些有道理的话。 比如那句,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国需当谨慎,做人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将这些每个人都懂得道理,运用在典故当中的文太傅身上,又能将这段废话扩展个几千字不等。 反正当年的文太傅在做这些技巧玩意儿的时候,心中到底怎么想的没人知道,既然没人知道将各种正面积极的情绪态度灌入到文太傅的身上,让文太傅光辉的形象更加光辉,也是合情合理。 用个句式总结,那就是:典故+废话扩展+莫须有的正面升华+废话扩展+总结的废话扩展。 赵宣跟随孟夫子学习这废话之术,已经入了门,但还是太嫩。 但是熊孩子这番废话,在第一次听的皇帝眼前,就显得极为出彩。 赵琦缘双眼眯了眯,他是随口是有意地问道:“那你倒是你的寓教于乐,到底学到了什么?还来个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必这也是你的好父子,教你的吧!” 赵宣眼睛眨了眨,又不自觉地望向了身旁正目不转睛盯着脚趾的孟海,他咽了一口唾沫,只得硬的头皮继续往下道。 “儿臣外出游玩,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兄弟亲情。以往在皇宫之中与贤弟都只是读书作对,虽兄友弟恭,但是太过于死板。而今日与贤弟在外游玩得却极为尽兴,虽今日之举皆为放肆,但是我与贤弟开怀大笑,确实做不得假的。人生能有几回与亲人疯狂大笑,即使今日遭受父王责罚,我也听之任之!” 赵宣这番话直接打上了感情牌。 他将赵询给拉了出来,这一番话得合情合理,再配上熊孩子那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倒是真的让皇帝有些皱眉。 孟海这个时候在一旁还得帮腔。 “是啊,陛下。太子与二皇子现在都还,等他们长大了,一个高高在上,成为皇帝,另一个去了遥远的地方就藩卫国,镇守边疆。到时候这兄弟俩别是相见了,即使一封书信往来,那都是极为艰难的。如果其中再发现变故,这兄弟俩那就真的是老死不相往来了。谁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谁都无法阻止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 “既然这样的悲剧谁都阻止不了有可能发生,那还不如在这兄弟俩童年的心中留下一段美好而又快乐的回忆。即使两人相隔千里,心中却同时想起儿时的放肆胡闹,嘴角是否也会勾起温暖的笑容?陛下想想当年与自己兄弟在儿时的玩闹,虽然陛下的亲人们或者还健在,或者已经故去,但是回忆起那段放肆的胡闹,陛下是否觉得心中暖洋洋的?” 孟海一边着话,一边观察着皇帝的神情。 他到这的时候,发现皇帝双眼有些发直,虽目光还是盯在他的身上,但是作为马行空,胡思乱想习惯的孟海却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帝也已经神游外了。 就见皇帝坐在软榻上,身子虽然坐得极为端正,但是那严肃的面容却缓缓地缓和,嘴角也不自觉地勾起,也不知道皇帝是想起了什么,眉头渐渐地舒展深情,渐渐的随和愉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