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孟参军 (第3/3页)
“如果这孟爱卿作为此次出征的将领,这件事放在你的身上,你如何处理?” 孟海听到这话,第一件事就是摇头,他略显警惕地回答:“如果这件事放在我头上,我哪能知道怎么办,子我只不过是一位夫子,可没有这个本事。”
他在这话的时候,心里却在猜测,皇帝这不会要把他送到战场吧? 如果真的让他上战场,那和要了他的命有什么区别。 孟海苦思冥想着如何辩解。 赵琦缘用手指了指门外:“朕刚刚与外边的那些将领就在商讨着这次出征平叛的人选。” 孟海见到这一幕,也不缺多想,顺势道:“我大秦人才济济,想必陛下已经选出了此次出征的人选了吧。” 赵琦缘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那是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的目光瞧着孟海,点零头:“此次出征人选已定,这次出征的首将为正五品定远将军侯顺,明日早朝之时,会正式册封。从五品游击将军唐刀客为副手。胡千军和胡半马两人为先锋官,还有胡来随军。孟海为随军参军……” 孟海听着前面几个名字,还有些意外。 侯顺,唐刀客,胡千军,胡万马,胡来。 这几个人他实在是太熟悉了,这些都是成与他打交道的人。 孟海正在疑惑皇帝为何要如此安排的时候,赵琦缘后面半句话听得他头皮发麻。 啥玩意? 参军? 他参哪门子的军? 而且听这话的意思,难不成还让他跟随队伍出去打仗? 孟海看着皇帝忽然变得古井无波的脸,他软弱地道:“陛下,您是不是口误了?” 赵琦缘摇了摇头:“你没听错,就是让你任命参军一职。” 孟海听到这话,头立刻摇得和拨浪鼓一样:“陛下,这恐怕不妥。子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哪有文人带兵打仗的道理,这还不是耽误了军国大事嘛!” 赵琦缘脸上的神情仍然古井无波。 “所以我只任命你为参军一职,这个职位并没有品级,你指挥不动任何人,所以即使你做了决定,下达命令,也没有人会执校当然,别人也无法指挥动你,这个职位就像你写的那本三国演义当中的军师有点像,你就姑且认为这个职位是军师一职吧。” 孟海听到这里,直搓牙花。 他的脑海当中,快速地浮现出了战场厮杀那惊险又残忍的一幕幕。 之前宁王叛乱的时候,他是见过遍地尸体的模样,甚至也见过冠军与山匪战斗时候的场景,虽然只是匆匆几眼,但是这一幕幕在此时却不断地冲击着他的大脑。 上战场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随时都有可能丢掉命。 孟海赶紧道:“陛下,即使如此,臣也认为不妥。陛下想想看,子再怎么也是瀚海学堂的夫子责,本就是个手无缚鸡的文人,心中也没有半点丘壑。以臣的那些微末见识,最多只能教一下启蒙孩童,哪有资格随军参军?” “更何况太子殿下课业繁重,子,我这段时间还得要加班,赶点地向太子殿下辅导课业。而且之前然胶刺杀过后,子……臣我实在是重伤未愈……” 孟海越解释越慌张,他瞧见皇帝那越来越坚定的脸色,似乎是下了某个重大的决定一般,他的心狂跳不止,皇帝真的要安排他上战场呀? 皇帝难不成是盐吃多了,闲的? 他到后面都有些胡言乱语了,他的话还没完,皇帝就直接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后面的话,你就不必再对朕了!” 皇帝先是阻止了孟海用出的长篇大论,随后道:“你提到了太子,这样吧,朕救下令命太子为监军,随军一同征讨叛逆。孟夫子在这一路上可得好好教导太子,可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番苦心。” 孟海听到这话,嘴巴张了张。 他有点怀疑熊孩子到底是不是亲生的了。 就这么放心地让太子随军出征? 难道就不怕遇到危险? 皇帝的心都这么大吗? 孟海嘴巴张了半,终于想到了辞,但是他刚张开嘴巴,正打算滔滔不绝的时候,就被皇帝一打手给阻止了下来。 皇帝的手在半空轻轻地拍了拍像,是按下了暂停键,这让朕打算滔滔不绝的孟海一下子闭上了嘴。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军队集结需要两日的时间,两日之后你们出发。趁这两日的时间,你回去好好的收拾一下行装,你放心。你放心,你和太子一个是监军,一个是参军,都是稳坐军中打仗的,除非中军大营被抵扣一锅端了,否则你俩至少能够保证性命无虞。” 孟海听到这里,一脸的苦涩。 他张开嘴巴,想要再为自己争取机会。 皇帝大手一挥。 “就先这样吧,你赶紧回去与父母作别!” 皇帝这是下了逐客令。 孟海看着皇帝那不给他半句话机会的模样,他有些颓然地移步,一回头半步一回头的频频望向皇帝,看着皇帝那古井无波的神情,最终他迈出了大殿,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有叫他。 孟海在踏出紫气房的那一瞬间,有些颓然地叹了一口气。 早知道他就不来了。 大不了再拖上几的时间,等到把出征将领的名单选定之后,他再来觐见皇帝也不迟。 这下可好。 被安排了一个参军的职位。 正如刚刚赵琦缘所。 在大秦,这个职位是没有任何品级的,也就是跟着大军出征类似于秘书的一个职位,没事的时候写写信汇报一下战况,有事的时候那就抱着脑袋在墙角多好,毕竟真的有事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参军,可是敌军待宰的大肥羊。 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可没什么人愿意担着,尤其还是这一回还是前去千山郡,此行虽不九死一生,但是战败的概率极大。 一旦战败,要面临的可就是朝堂之上那些不明事理的文官大臣口沫横飞的场景。 孟海在离开紫气房的时候,有不少官员都望向了他,看着这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连20岁都不到的年轻伙子,八卦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孟海。 孟海可没心思向周围的人讲述刚刚在紫气房里发生了什么,他现在只想回家,然后一觉醒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