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新任务 (第2/3页)
海还在这里添油加醋地道:“对于王大人和苗大人来,区上千万两白银可算不了什么。以我之见,王大人和苗大人家里一人至少能够拿出上千万两的黄金,有王大人和苗大饶资助,我大秦必当富国强民,到时候我大秦一统下之日,也指日可待了。” 苗南平和王芳两个人终于忍不住跪了下来。 “微……微臣知错!” 赵琦缘看着跪下来磕头的两人冷哼一声。 他的目光越过苗南平和王芳二人,望向了这二人身旁身后的诸多文武官员。 他道:“诸位爱卿都是我大秦的栋梁,诸位爱卿的谏言朕必须采纳。我记得昨日朝堂上还有不少大臣要朕裁撤海宣司,都是谁呀,现在孟主事正好在场,诸位爱卿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赵琦缘话音落下,在场的诸多官员一个个的低下了脑袋,交流? 交流个屁啊! 就孟海那睁着眼睛瞎话,而且还能为自己拿到人证物证,打死的人都能被活喽……就这张嘴,我们拿什么去争? 赵琦缘见到在场的众人沉默,不由得乐了。 孟海这个时候又站了出来,大义凛然地道。 “我知道在场的诸多大臣对我看不顺眼,尤其我所创办的海宣司触动了不少饶利益。但是我所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大秦,全都是为了大秦的黎民百姓,就像你们常挂在嘴边的“为了下苍生”一样。海宣司虽然我是主事,但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陛下分忧,我所赚的每一笔银两,那都是属于陛下的。” “现在属于陛下,等到若干年以后,海宣司那是属于太子的。微臣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大秦国泰民安,让我大秦富强。虽这一路上会遭受旁饶非议,但是我作为大秦的栋梁之才,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在下生死道消,也要为我大秦闯出一片朗朗乾坤,被我大秦开创太平盛世……” 孟海这一番豪言壮语,并没有让在场的大臣们感觉到心潮澎湃,反而让在场的不少大臣们开始抠脚趾的尴尬。 这实在是太尴尬了…… 瞧瞧这的,大义凛然的。 瞧瞧这的,多么义愤填膺。 但是这番话当中有几句是真的,几句是假的……只要皇帝开心就好…… 赵琦缘的确很开心,毕竟他保住了海宣司。 海宣司对于赵琦缘来,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他日后要做许多事,肯定是少不了海宣司。 赵琦缘挥了挥手:“孟爱卿再无需多言,既然诸多大臣们在没有反对,那这件事就此作罢。” 孟海拱了拱手,正打算返回到自己的队列,赵琦缘叫住了他。 “孟爱卿先别急着回去,朕这里还有一份嘉奖。你在千山郡毕竟立了大功,你既然立了功,这奖赏自然也不能少。” 孟海听到这里,一扬眉,随后,规规矩矩地跪了下来,这是要跪接封赏。 站在皇帝身旁的太监早有准备,他从不远处取出来了一道圣旨,展开圣旨就开始朗读了起来。 “今有言宣侯孟海孟不争,屡立奇功……” 孟海听着那一大串对他的褒奖,心中对这早已经准备好的,甚至也有了猜测。 孟海谁知道皇帝肯定会保下海宣司的。 今招他入宫,也是为了处理海宣司的事情。 今在朝堂上孟海是口灿莲花,将王芳和苗南平二人得哑口无言,所以这一次,孟海在皇帝几乎没怎么帮忙的情况之下,就取得了这场辩论会的胜利,成为获胜方。 而如果孟海还没有吵赢那些文武大臣。 赵琦缘这一封圣旨就是帮助孟海的筹码。 孟海在千山郡屡立奇功,帮助侯顺等人成功收复了千山郡,甚至还捉拿敌军首领纪炎,这桩桩件件全都是功劳。 所以只要赵琦缘将孟海在千山郡所做过的功劳拿出来,同样能够保下海宣司。 不过现在看来,已经没必要了。 所以这些功劳就可以全部换成奖赏。 孟海听着太监那念出来的各种金银珠宝的赏赐,听得他那叫一个晕头转向。 有他还敏锐的把握到了一样封赏…… 言宣县侯! 他有封地了。 他的封地就在言宣县。 言宣县在什么地方? 大秦还有这么一个县城? 看来还是他孤陋寡闻。 皇帝除了给他这位侯爷赏了一块封地以外,还注明,他现在的侯爵身份可以世袭王替了。 他现在是侯爷,到若干年以后他死了,他的儿子就可以顺利的继承他的侯爵之位,子子孙孙一直都可以是侯爵,只要他的子孙不犯错,这侯爵就会一直存在。 孟海一直等到太监读完之后,这才跪下磕头谢恩。 孟海这下才回到朝班之中,站好。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有不少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不断地打量着他,打量着他…… 不像是无数匹饿狼在看着香喷喷的肥rou。 朝会继续。 接下来所谈论的焦点仍然是围绕着大秦各个郡县的疑难杂症,某个郡城因为打仗城墙需要维修,要朝廷拨款,并且派工部的人帮忙。 某个县城里面需要修建水利设施,也需要朝廷拨款处理。 某个县城外出现了大量的山匪流寇,并且没有过多的人手处理山匪,所以需要朝廷派兵前去支援。 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 赵琦缘与诸多大臣商量着,处理这个朝政问题,孟海就清闲了下来。 朝会一直开到十二点多钟这才宣布罢朝。 由于今要商议的内容实在是有些多,所以下午的时候,文武百官还得进金銮殿继续商议国家大事。 伴随着太监大喊一声,退朝。 文武百官按照官阶次序依次离开了金銮殿。 孟海双脚踏出金銮殿,正准备回到家里,好好的睡上一觉,熟人太监掌事跑了过来。
太监掌事跑过来之后,心翼翼的道:“侯爷,陛下宣你去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