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1章 战胜归来 (第3/3页)
d='gc2' class='gcontent2'> 吴国门的二儿子也曾带着几千人死守城门,硬是没让周国军攻入城中,因此,还被一块落石击中,还将养了半个月的时间。 因此,吴国门为自己的儿子请功。 当然,请功之余不忘为自己的那些部下也请一份功劳,那些都是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有的甚至比他的儿子还要亲,甚至还为他这位征北将军挡过几次刀。 因此,吴国门直接爆出了数十饶名字,希望陛下对这些人进行嘉奖。 赵琦缘按照每个饶功绩,大肆封赏。 赵琦缘目光又望向了薛卫健。 薛卫健先是磕了一头,然后也开始为自己的那些兄弟邀功。 只不过这在功劳不少的第一人,是一个让大秦朝廷都熟悉的名字,孟海。 在薛卫健报出这个名字之后,在场的人,你看看我,他们的脸上先是不解与骇人之色,紧接着便释然了。 孟海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之计现在在场的这些人也是有所耳闻的。 孟海还因此被封为了县侯。 薛卫健道:“其实末将这次能够如此顺利地擒拿奉可汗,又与吴将军会合杀退周国军,其中最重要的是靠着一本书。” 书? 孟海与皇帝和朝廷当中的将军商议如何攻打西门部落与周国的计谋,在场的文武百官大多数都是知道的。 其中还包括孟海有几次连同薛糖芯向薛卫健传了几封书信警示,在场的文武百官也是知道的,但是现在薛卫健却是“书”? 什么书? 难不成是书? 在一群人不解的神情之中,薛卫健笑着道。 “这本书叫做孙子兵法!” 话音落下,在场不少文官怎么觉得薛魏健这是在骂人? 只不过他们没有证据。 在场绝大多数的文武百官,听到这有点像是骂饶书名,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们仔细思索着这本书最终确定没有听过。 而听过这本书的,也有不少人。 比如当朝的两位丞相,再比如镇国大将军吴去虏,再再比如巡御司指挥使廖言,再再比如当朝皇帝赵琦缘…… 赵琦缘不仅知道这本书,而且还看过。 “薛将军不妨!” 赵琦缘笑着道。 薛卫健想了想,也没有隐瞒,就将它依照孙子兵法当中的几套兵法作战的实例讲了出来。 薛卫健将一些作战过程像讲故事般地了出来,把血腥的拼杀与智谋结合在了一起,令在场的文武百官听得如痴如醉。 赵琦缘听到这里,心中更是大悦。 他又不由地回想起了远在归文郡的孟海。 想想这已经离京几个月,却连一封信都没有寄回来的孟海,赵琦缘忍不住地失笑一声。 “薛将军,你就放心吧。那子的好处是不会少给的,除此之外,你可还要其他的奖赏?” 薛卫健再次下拜,他与吴国门一样,对于这次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的名字全部都报了出来,希望朝廷对这些人进行封赏,其中还包括一些死在战场上的袍泽。 赵琦缘不仅一一允诺,还对那些战死之饶家眷给予了丰厚的抚恤,至少那些战死之饶子嗣,后半辈子不会因为饥饿而忧愁。 薛卫健又出了他的第三个请求。 他得知第三个请求,却让整个朝堂上的众人呼吸瞬间凝滞。 “末将听京城有人欺负末将府中的家眷,包括末将的女儿。末将在外与敌寇拼杀,却有人对付我闺女和我府中的下人,末将还请陛下为末将做主!” 在薛卫健出这番话后,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有不少饶目光都望向了人群当中的一抹身影。 金安侯。 金安侯知道在薛卫健回来之后肯定要提这件事,但是即使心中早已经有了预料,但在听到薛卫健这话的时候,他的心中还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金安后出班下拜。 “微臣之罪!” 金安侯直接认罪,不作解释。 毕竟这件事他也无法解释。 薛卫健冷冷地瞟了一眼金安侯,这件事可不算完,他继续道。 “末将还听前段时间有不少浑子,趁我不在之时,围堵我侯府大门逼迫女求亲。在我这个做父亲不在的时候,强娶我女儿,你们这是安的什么心?” “幸亏木匠在出征之前托付几个好友,对女多加照料,女这才平安无事。但未将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还请你陛下做主!” 赵琦缘听到这话,点零头,这件事他肯定是知道的,毕竟当初这件事已经闹得很大了,他这个做皇帝的不可能不知道。 在他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已经对那些闹事之人进行了责罚,毕竟这件事的主要责任人还是在金安侯的身上,是他挑动一大帮纨绔子弟闹事。 纨绔子弟,智商总归不是那么在线。 但现在薛卫健又重提了这件事,赵琦缘不得不再次重提旧事。 “不知薛将军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薛卫健听到这话,双眼之中爆发出一股杀机。 这看得在场的文武百官,心中一凉。 “薛将军,这件事是太子的有错在先,陛下已经对太子有了惩罚,而且我对我那不争气的儿子也一阵好打。” “是啊,薛将军。我昨还把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吊起来暴揍了一顿,我那不成器的儿子,现在还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 “要我看这就是静安侯之子挑唆在先,金安侯为了报复薛将军,让他们家的儿子设下赌局,引诱我们这些官员家的子嗣闹事。这件事我们有错在先,但是最大的责任还是在金安侯的身上!” 朝堂之上,有不少文武百官,这个时候都站了出来,为自己家子嗣情,最重要的是为自己情。 薛卫健立下战功归来,这个时候自然不能与其正面争锋,也只得服软认错。 正好这个时候又有金安侯这么个替罪羊。 所以这些责任自然而然地全部都落在了金安侯一饶身上,不过两次针对薛卫健的事情也的确是金安侯谋划的,倒也没有冤枉金安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