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 远交近攻 (第2/3页)
地说起来,因为这件事,两国或许还会因此结仇。但是秦国这块大蛋糕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得要想个办法,让周国按兵不动,或者帮助我秦国。” 宋智听到这话,却露出苦笑。 如果真像孟海所说的那么容易就好了。 两个人就齐国,秦国与周国三国之事议论之时,皇帝赵琦缘也终于来了。 赵琦缘是被几个人抬入紫气房的。 人家毕竟是皇帝,即使在宫中行走那也有专门让皇帝坐的龙辇,完全可以做到从家到办公室不需要走一步路。 赵琦缘面色不好。 尤其是他从门口走到软榻上的时候,还忍不住咳嗽了好几声。 皇帝的神色显得相当疲惫。 但他还是强打起了精神。 赵琦缘先是看了一眼孟海目光,这才转向宋智。 “案子有了进展?” 大晚上进入皇宫肯定不可能只是唠些家长里短的闲话,所以皇帝对两人也没有刻意的慰问,开门见山地说起了鸿胪寺的案子。 宋智点了点头,他就将调查所得报了出来。 宋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将这件事写成了报告,他将一叠文书递给了皇帝,文书当中就是他所写关于此事的报告。 赵琦缘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手中的报告,他越看面色越是凝重。 直到宋智将自己知道的全部汇报完,赵琦缘也是被气得有些发抖。 他屏幕传出了许久,有些疑惑:“朕的秦国与齐国虽然没有过多来往,但是每逢年节还是有所联系,尤其齐国使团每次入京,朕还会给那些使臣赏赐一些金银珠宝。这次齐国居然敢对朕的秦国设下如此毒计,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人知道齐国为什么这么做。 赵琦缘皱着眉头,忽然看向宋智。 “朕记得好像巡御司和暗兵卫都有眼线潜伏在齐国,他们可有传回来消息?” 宋智苦笑摇头。 “回陛下,目前并无消息。” 宋智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没有消息,不管是路上遇事耽搁,还是那些眼线权限不够,再或者那些眼线暴露,这些可都不是理由,无论遇到了什么问题,他要做的是解决问题,探明齐国行此事的真实意图。 赵琦缘皱着眉头思索需求,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你即刻去调查齐国与周国之间是否有来往。” 宋智听到这话,愣了一下,他试探着说道:“地下是担心这件事的幕后之人,还有周国?” 云容国和雾烟国的幕后主使者是齐国,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齐国背后就没有cao控者,这也是赵琦缘所担心的。 如果这件事真的是齐国国主脑袋抽风的一时之举,那还是件好事,毕竟这件事到齐国这边就已经了结了。 如果齐国国君也是受人指使,才指使云容国和雾烟国两国使臣下手,那这件事还真就麻烦了。 赵琦缘想了想,看向孟海。 “孟爱卿对此事可有想法?” 孟海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般。 赵琦缘又说道:“那你可曾想过如何解决此事?” 孟海这次并没有摇头,而是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个我倒是想过,但是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毕竟微臣年纪尚小,因为年纪尚小所以思想有些不成熟。因为思想有些不成熟,所以说出来的一些建议恐怕无法……” 赵琦缘也算是脾气好的,他听着孟海的废话,硬是忍住脱掉鞋子,一鞋扇到孟海脸上的冲动。 他从牙缝当中蹦出来了几个字:“说重点!” 孟海这才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四个字:“远交近攻!” 赵琦缘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后皱起眉头,他的脸上浮现出沉思之色。 赵琦缘抬了抬手,示意孟海继续说下去。 孟海想了想,组织一番语言,这才说吧。 “之前围城也看过齐国到秦国之间的地图,两国相距太远,这就意味着,如果我秦国想要讨伐齐国可谓千难万难,齐国或许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有恃无恐。知道这件事的幕后之人是齐国的,目前只有我们君臣几个,包括马高义这些人。我们这些人嘴巴很严,绝对不会将这件事说出去,所以这件事最后顶罪的只有云容国和雾烟国。” “接下来我们要派出一支人马携带重力前往齐国,以谦卑的姿态也好,以拜访的语气也好,重点是要表达出我秦国对齐国的友好。或者也可以试探的透露已经知道这次鸿胪寺遇刺之事但是这些都是受到宵小之辈的挑唆,攀咬出了齐国。齐国与秦国之间的友谊长存,坚不可摧,绝对不能因为外界的挑唆而付之一炬……” 赵琦缘听着孟文海这话,脑海当中已经渐渐地有了场景。 “幕后之人是齐国的这件事可以不告诉其他的藩邦小国,但是必须得要告诉周国,而且重点还要突出齐国意图引起秦周之间的战争。周国那边也会调查这件事,这件事本身就不是我们所做,所以我们这边不必隐藏,反而还要帮着周国调查。” “接下来则是重中之重,云容国和雾烟国都是我大秦南边边境不远处的两个小国。他们既然敢在我大秦兴风作浪,作jianian犯科,我大秦自然不能够放过这两个小国。我大秦便可借机攻打这两国,你这两国的实力自然无法与我秦国相比。要打痛这两个小国,但是不能灭掉这两个小国,毕竟我们的一举一动,南边的各个藩邦小国都看在眼里,一旦破了先例夺下南边小国的城池,后续可就不好收拾了。” “虽无法占领对方城池,但是可以让对方签下协议,向我大秦年年交付重金赔偿。雾烟国与云周国两国内的国民必定怨声载道,这两国内或许也会发生乱世,但是这两国的国君却会因此怨恨齐国,毕竟这件事是齐国指使这两国所为,结果东窗事发之后,齐国却袖手旁观,这两国的国君自然无法咽下这口气。就算这两国国君有旁的想法,我大秦也可以派出使臣,想方设法让这两国国君因此怨恨齐国,那个时候想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很容易。” “齐国只是两个小国,对秦国行不轨之事。结果东窗事发之后,我秦国不仅向齐国送礼,反而还灭掉被当枪使的两个小国,这次以后还有哪个小国敢继续成为齐国手中刀?而且这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