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电影不好做啊 (第1/2页)
第152章电影不好做啊 “希望如此。”陈淑蓉笑着道,“我也没试过私人飞机是什么样的。” 徐洛道:“只要我们努力,总会实现这个想法的。” 他吹过的牛逼已经开始逐步实现。 停顿了一下,又道:“接下来的目标是,如果旗下的各公司不能成为行业第一或第二,都将被清除出局。”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们投资在内地的产业要趁政策开放的红利投资,加速发展。” “老板的意思是?”陈淑蓉面带一些疑惑,“我们要加大投资力度?不过新建厂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徐洛摇头:“我们不一定要建厂,你可以做来料加工,只要给外汇,那些服装厂就算是亏本也会给我们生产。” “版型就用香港设计的,再从香港进去一些原材料,用内地的工厂工人,贴牌生产。” 创外汇啊。 现在谁有外汇谁就是大爷。 假如有哪个工厂能够创外汇,即便是贴钱也不怕,因为国家有补贴。 如果哪个城市的领导能找到带来外汇的外商,那就是一大笔功绩,走路都是带风的。 陈淑蓉认真琢磨,“好主意,内地的人工比香港便宜,恰好我们在深圳就已经有磷子,方便我们借用内地的工厂生产。” “只要扩大生产,我们也能找到销路销售出去,竞争力比其他人要强一些。” 她越想越觉得胜算很大,“更主要的是,我们够便宜,这已经是最大的优势。” 贴牌生产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就连香港的很多工厂忙不过来的时候,都是找别人贴牌生产。 在陈淑蓉前往深圳投资的时候,徐洛不是没有想过这个,但一直靠别饶工厂也不合适,最好还是得有自己的工厂。 因为部分的国企效率太低了,很多事情都要各种申报,麻烦。 之所以现在提出这个想法,不是现在才想起来。 是因为改革的局势在年初的时候急转直下,导致很多外资拿到的很多订单合同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 直到现在,政策的平才略微调整过来。 但从宏观上来,今年是外商投资的低潮年,只有一些零星的合资报道见诸报端。 不过现在底子已经有了,还是要加大投资力度,抢先发展,想办法做大做强。 徐洛又道:“内地的事情你多关注,如果有个什么灾的,你就以我们在内地的工厂名义捐款出去,上限五百万港币。” “这会不会对老板你有影响?”陈淑蓉犹豫了下,“英国人会不会找你的麻烦?” 徐洛笑着道:“塌下来有高个顶,船王比我高,他还是女王册封的爵士,英国人能拿他怎么样?” “这倒是。”陈淑蓉点头。 现在光是知道面圣的商人就一大把,只是有人几十年前就一直在投资,有冉现在还在观望。 “dIoR的时装部要是重组好,就拿到内地生产,这边没有工会,不怕罢工。”徐洛补充道,“另外重申生产地,打上‘mAdEINchINA’。” 很多东西,只要打上‘mAdEINchINA’,都会被贴上廉价的标签。 但这些出口到国外的东西,质量价格都是上乘。 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质量抓得死死的,再被贴上这个标签之前,都是可避免的。 比如后来什么NIKE、阿迪之类的都是在内地贴牌生产,也没人它们廉价。 陈淑蓉点头:“好,我按照这个路子走。” 这番话并非两去独会面,身边还有祝文玉。 有意而为之。 …… 香港半岛酒店内。 邵爵士与邹老板一块儿喝茶。 “六哥,现在电影不好做了。”邹老板给邵爵士倒了杯茶,道:“你有什么看法?” 邵爵士端起茶杯,叹了口气,“确实是不好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