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汉书高后传》  (第1/3页)
    第143章《汉书·高后传》    李景隆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原因也很简单。    对面的人是谁?    足利义满,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幕府将军。    李景隆在从平户港到京都的路上,已经了解了这位日本枭雄的事迹。    足利义满十岁接任的时候,室町幕府还是风雨飘摇之际。    而等到他成年后,便开始树立威信,当兴福寺僧众抬着春日大社的神木入京强诉的时候,满朝公卿畏惧,足利义满却扶持朝廷,对寺社势力进行严厉打击。    随后,足利义满超越了祖父足利尊氏和父亲足利义诠,先后升任内大臣和左大臣。    后圆融天皇退位,后小松天皇即位,足利义满开始担任源氏长者,兼任淳和奖学两院别当,受封“准三后”的称号,成为了公家和武家双方势力的首领,摆平了京都朝廷。    再往后,足利义满通过土岐氏之乱和明德之乱,先后削弱了守护大名的势力。    尤其是明德之乱,山名氏鼎盛时曾经占据了日本六十六国中的十一国守护,有‘六分一众’之称,但被足利义满分化瓦解,酿成内乱。    最终,山名氏的氏清、满幸率军在京都的内野与足利义满的幕府军展开大战,双方血战昼夜,结果以反幕军的失败而告终,山名家族的守护只保留了但马、伯耆和因幡三国。    而接下来,足利义满更是一手终结了日本持续了一个甲子的南北朝时代。    南朝后龟山天皇手里的三神器被奉还给北朝后小松天皇,这也标志着足利义满的威势达到了日本近百年间的最顶峰。    如此枭雄!    心气定然高傲无比!    怎么可能被自己误送了女装后,跟没事人一样呢?    装的!    肯定是装的!    不过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当众揭破罢了。    否则,足利义满自己面子也难堪。    正是如此,才会主动向自己示好。    再结合他派遣僧人特意给自己转达的话。    就是在暗示自己,不要当众提这茬,当无事发生过。    但其人,一定早已在心里怨恨自己了。    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    而现任幕府将军足利义持想要当着他的面,拉拢自己,甚至用鬼丸刀的故事暗示自己幕府将军的权力之争,想必一定已经触怒了足利义满。    因此,自己绝对不能犯错误。    即便自己是天朝上国的使者,不能卑躬屈膝以辱国格,但最起码,应该做的礼节,是必须要做到的。    不然的话,对方对自己本来就心怀怨恨,自己如果过于傲慢,更是容易让对方找到借口。    李景隆不想死在日本,他决定尽量地做到有礼貌,如此一来,对方抓不住自己的把柄,就不能把自己如何。    当然了,如果足利义满非要耍流氓,那李景隆也确实没办法就是了,这终归是人家的地盘。    大明使团的其他成员,诸如宫里的宦官,礼部的官员,看着作为正使的曹国公神色阴晴不定,多少都有些担忧。    出使日本有风险这件事,使团成员是都知道的,以前洪武朝的使团就被扣押过。    因此,他们也不由地紧张了起来。    曹国公的神色,一定是在向我们暗示什么!    不好!    难道日本人打算开箱为号,把我们乱刀砍死?    这都得归功于姜星火的那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所以李景隆保密工作做的极其出色,是半点没透露给使团成员,使团成员们纷纷警惕起来。    有的人,手甚至按在了刀柄、剑柄上。    而宴会厅里刚刚松弛下来的气氛,也骤然紧张起来。    对面日本权贵们的“八嘎”又要脱口而出,手也纷纷按在了武士刀的刀柄上。    而就在这时候,坐在足利义满身侧的一位老妇人,忽然放下手中李景隆所送的书籍,开口说道。    “明国的大将军阁下是我的贵客,你们这是干什么?”    这位老妇人便是御台所日野业子,日野氏在日本国内特别是幕府体系内,拥有着类似于“王与马共天下”的那种地位和影响力,而日野业子更是深孚众望。    因此,老妇人甫一开口,底下的日本权贵们就又把脱口欲出的“八嘎”咽了回去,手也从武士刀的刀柄放了下去。    双方的气氛,再次从攀升到极限的临界点跌落。    少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持不留痕迹地瞥了一眼,日野业子放在桌子上的书籍所翻的那一页。    ——《汉书·高后传》。    趁着日野业子说话,足利义持还看了看自己能偷看到的内容。    “高皇后吕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    足利义持心中又惊又喜。    御台所肯定是故意让自己偷看到的!    谁是高祖?    足利义满啊!    谁是高后?    日野业子啊!    谁是惠帝?    那肯定是自己啊!    太后立帝姊鲁元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