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一十八章 崛起之路(五) (第1/2页)
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正文卷第两百一十八章崛起之路一月二十四日。 除夕前一天。 《传呼1988》再度登上了大荧幕。 二次首映的放映厅里,坐满了观众。 免费首映,再加上高辉、陈斌邀请了圈内很多知名的导演高远、陈乔梁、陆建生等人助阵,也邀请了甄劲夫、陈华庭、刘悦兮、歌手林之白等流量明星帮忙站台吆喝,整个放映厅自然是人满为患。 观众们看着这排行,瞧着热闹,运气好能这些明星稍微凑一凑,侥幸合个影也好啊。 首映居然口碑还不算差! 这部电影不再是第一次上映时候剪辑乱糟糟时候的“意识流”模样。 尽管演员们的演技依旧有所诟病,但剧情却非常完整,故事的叙事脉络让人很舒服。 居然还勉强合格! ………………………… 李艳红也去现场了。 她看完了《传呼1988》。 在她心中,这部电影仍旧很烂,勉强说这部电影的好,大概就是她的剧情还算能看。 但…… 【盛世娱乐】微博上,很多艺人,都在吹捧着这部电影。 高远隐约间仿佛在跟高层证明什么东西,又仿佛在跟高层表决心。 李艳红不知道高层到底是怎么看待高远,但…… 这一场拉锯战,胜利的天平依旧是往着《传呼1988》倾斜…… 李艳红看着《传呼1988》除夕的排片。 《传呼1988》二次上映,在各种资源的加持下,居然拿到了接近七百万的票房。 七百万的票房,注定了各大院线不可能将这部《传呼1988》在除夕夜下画。 它会继续上映! 会继续抢资源! “为什么有些人的电影,说上映就能上映,但有些人,却需要等那么久才等到一个机会?” 办公室里。 《咏春拳》的导演崔浩一根一根地抽着烟。 他明白这个世界的黑暗,但他依旧说出了这句话。 那是一种很苦闷的感觉。 “这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但,没事,我们《咏春拳》的预售票,依旧比《赛车》要多,我们依旧是第一!” “你的拜师宴……” “我的影响力,不如人高远……” “会让高辉拜师?” “那倒不可能。” “别想太多,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我和公司,永远都站在你这边,高远耗费了这么多资源,为高辉铺路……看似辉煌,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透支,他的血再厚,也不可能一直透支下去的……” “我明白!” “准备明天的首映吧,明天要跟《赛车》打擂,虽然胜券在握,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是!” 崔浩离开了办公室。 李艳红给领导打了一通电话。 领导并没有说很直白的话,但语气里,她能听得出来,领导情绪不太对。 一个上层人,是不允许下面的人,踩踏一些红线的。 高远踩了。 但,现在领导也没办法。 唯有等待。 不管是崔浩,还是李艳红,还是其他同一阵营的人…… 他们依旧太弱小了! 她在办公室里坐到了凌晨,看到了很多的新闻。 凌晨两点钟的时候。 一条社会新闻冲上了热搜。 这条热搜是来自于教育部的,是新政策。 【教育部〔2010〕24号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教育部的新闻…… 李艳红并不算太关注。 但,当看到豆瓣《那年盛夏》评分的时候,李艳红先是一愣。 随后脸色开始变得严肃,终于死死地盯着《那年盛夏》下面的评论。 她感觉全身冰冷! …………………………………… 二月二十五日早晨。 除夕! 《那年盛夏》第四天的票房五百万! 它依旧在升,依旧在涨。 总票房坚定地朝着两千万进发。 但…… 日票房五百万似乎并不是终点,甚至两千万的总票房,也不是终点。 【盛世娱乐】高层猝不及防,【星光未来】也猝不及防。 甚至是一些院线的领导们也猝不及防……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部无关紧要的电影,它居然杀入了战场…… 【《那年盛夏》电影首映,教育部的改革!】 【从《那年盛夏》电影里,分析当下教育的困境,教育的资本化,班上那些学习好的,基本上都是条件好的。】 【课上老师不讲内容的,他们专门放在课外的补习班里讲!】 【所有人都在上补习班,你不想上也不行,但,并不是人人都有钱!】 【《那年盛夏》拍得很真实……张利这样的普通人,明明是重点种子选手,但因为家庭环境突变,贫富的差距,无法上补习班,间接让他在高考失败……】 【……】 伴随着教育部的24号文件。 伴随着央视新闻里,插播教育文件改革的一条《那年盛夏》电影片段。 电影片段,其实就是一张贴着各种各样“补习班”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