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隐患 (第4/6页)
r> 蒋宜民赶紧道:“这是张厂长给我的任务,绝对不耽误事。” 许田听了这话,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看来张鹤鸣这个副厂长,是货真价实的。 此时的张鹤鸣,已经来到了何立轩的办公室。 “这么着急找我过来,什么事情?”张鹤鸣问道。 何立轩脸色有些难看,“我昨天把财务的数据整理出来了,十分的糟糕。” “能有多糟糕?”张鹤鸣问道。 何立轩说:“你知道厂里欠了多少外债吗?八十多万!” 成为代理厂长后,何立轩这几天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厂里的情况摸清楚。 马修远作为厂长的时候,厂里很多情况,何立轩根本就不知道。 所有的管理层,都是听马修远的话。 何立轩对于厂里的具体情况,真的不太清楚。 现在马修远下台了,何立轩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摸清楚厂里的具体情况。 经过最初的打压后,厂里的管理层老实了很多。 在这些人的配合下,何立轩很快就把厂里的情况搞清楚了。 总体而言,那就是非常糟糕。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 尤其是财务这一块,让何立轩忧心忡忡。 棉纺厂的账目上,一点流动资金都没有。 同时,棉纺厂还有一大堆的外债。 这些外债的存在,就是压在棉纺厂身上的一座大山。 这座大山不搬走,棉纺厂就没办法发展。 听到这个数字,张鹤鸣有些意外。 以棉纺厂现在的情况,张鹤鸣知道它在外肯定是有欠款的。 可是能欠这么多,完全超出了张鹤鸣的预料。 看来马修远在任上,做的事情远比张鹤鸣想的要多。 “有点多。”张鹤鸣说了这么一句。 何立轩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把外债解决,你有什么办法?” “短时间内想解决,这是不现实的。”张鹤鸣摇头道。 这不是几万块钱,而是八十多万。 就算是张鹤鸣,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 况且张鹤鸣就算真的有,现在肯定不会拿出来。 张鹤鸣是想接管联房产,可并不代表他会做这个冤大头。 这对于张鹤鸣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他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棉纺厂从国企变成民营企业。 如此一来,张鹤鸣就能够顺理成章地掌控整个棉纺厂了。 国企的弊端,张鹤鸣是十分清楚的。 张鹤鸣想要发展作为国企的棉纺厂,这是不太现实的。 有太多的限制了,这不是张鹤鸣想要的。 从厂长任命这一块,就足以看出端倪。 明眼人都知道,现在在厂里张鹤鸣影响力最大,让他当这个厂长是最合适的。 最后的结果,却是何立轩做了这个厂长。 以后张鹤鸣要是想做点什么,少不得要受到限制。 有这些限制条件在,张鹤鸣就不可能快速的发展棉纺厂。 这件事情,张鹤鸣现在还不想告诉何立轩。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外债一日不清,棉纺厂一天就不能发展。”何立轩有些着急。 张鹤鸣微微一笑,“你着什么急?这些钱又不是在你任上欠的,现在厂里还有多少原材料?” “没多少了。”何立轩摇头道,“最多能生产一个月,这些原材料的费用只结算了一半。” 张鹤鸣点点头,国企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起码还能赊账。 要是民营出现这种情况,等待它的就只有倒闭了。 张鹤鸣直接道:“那我们安心生产就行了,厂里还有这么多布,先把它们全部换成钱。” 一旦有了钱,张鹤鸣接下来就有cao作的空间了。 何立轩还是不放心,“外债可以不管,但是工人的工资不能不给。” “这一点你放心,只要工人们干了活,钱我一定给他们。”张鹤鸣保证道。 有了张鹤鸣这句话,何立轩总算是放心了下来。 棉纺厂想要发展,离不开底下的工人。 如果工人们都跑了,那这个厂就算彻底完蛋了。 “有一件事情,必须尽快完成。”张鹤鸣认真道。 何立轩立马道:“什么事?” 外债这方面,张鹤鸣短时间内倒是不担心。 谁要来要钱,直接推到马修远身上就行了。 张鹤鸣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的生产以及销售。 眼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棉纺厂想要继续发展,不能再按以前的老路子发展了。 尤其是工人的积极性,必须调动起来。 工人不积极,生产肯定会受影响。 产量这一方面,近期内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 现在鹤曼牌在周边的城市,已经慢慢打开了销量。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绝对会迎来一个大爆发。 产量要是出来问题,这影响就太大了。 棉纺厂一定要改革,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现在的棉纺厂,不工作都能拿相同的工资,工人们自然没有什么积极性。 “厂里要改革了,收入这块必须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厂里不需要混日子的人。”张鹤鸣说。何何立轩听了眉头微微一皱,“鹤鸣,我怕厂里的人会闹起来。” 张鹤鸣直接道:“谁闹就让谁走,现在国企下岗的人数,还少吗?” 看着一脸平静的张鹤鸣,何立轩沉默了下来。 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