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馒头和少年 (第3/3页)
四五岁的少年,
少年低着头,沉默着,手胡胡乱拨弄着地上的泥土,像是在出神想着什么。 “请问这是柳安民的家吗?” 柳安民是老人的名字。 梁不庸往这院子里走了进去,对着这坐着门前的少年出声问了句, “你是来找爷爷?爷爷已经去世了。” 少年听到声音,抬起头。 太阳恰好就在梁不庸身后,夕阳的余晖还是有些刺眼,少年眯了眯眼睛, 然后看清了来人,爬起身,问道。 “我听说这事儿了。柳老先生以前和我有些交情,恰好听到柳老先生过世的消息,想着过来悼念下,好像有些来晚了。” 梁不庸撒了个小谎,同时注意着这少年, 这少年也应该是老人收养的其中一个孩子,但其他孩子好像没看到。 “嗯……爷爷的葬礼前天就已经做完了。村子里的人帮忙安葬的。这两天也陆续有人来。” 少年应着,然后去伸手推开了虚掩着的门,以招待客人的礼节,招呼着梁不庸, “先生,您进屋里坐吧,我去给您倒杯水。” “不用麻烦了。家里有给老先生供奉牌位吗?我烧柱香吧。” 梁不庸跟着少年进了屋里,少年去找了个纸杯,然后从个袋子里倒了些茶叶,泡了杯茶水给梁不庸端了过来。 “先生你喝茶……爷爷照片就供在这里,这里有香。” 梁不庸伸出双手接过茶,再道了谢。 少年说着话,再让开了身。 在堂屋靠里边的墙边,摆着张长桌,长桌上放着老人的黑白照片, 照片前,盛满沙子的碗里还插着有香。 “嗯……” 梁不庸先将茶水放下,过去敬重地给这位老先生上了三柱清香。 然后才又再和这个少年说话, “我之前知道,柳老先生家里收养了或大或小五个孩子……其他几个孩子怎么不见人啊?” 梁不庸刚才已经看过,屋里除了少年,再没其他孩子的动静, “谢谢先生关心……我之前是还有弟弟meimei……爷爷去世了过后,有一个好心的媒体报道了爷爷的事儿。然后来了好些好心人。” “几个弟弟meimei,先后被好心人收养走了。” 少年回答道。 “这样啊……那你呢?” “……” 少年沉默了下,然后摇了摇头说道, “这里就是我家,我哪里都不去……弟弟meimei也有不想走的,不过他们还小,待在这里,都过不好,我让他们都走了。” “我已经长大了,能自己生活,我不愿意走了。” “嗯。” 梁不庸再应了声,看着这懂事的少年,沉默了下,还是多问了句,毕竟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那你那几个弟弟meimei……收养他们的家庭都还好吧。” “……是福利院和他们帮忙找的,都是很好的两家人……分别收养了两个。不用都分开,还有人陪着,应该不错。” “嗯,那就好。” 对着这少年,梁不庸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那你一个人在这儿生活,还有什么难处吗?” 两人说着话,重新从屋里走了出来,到了院子里。 少年摇头。 而这时候,这家的隔壁邻居屋里,突然有人探出了身, 是个有些丰满富态的中年妇人,身上还系着个围裙, 往着这边望了望过后,就走了出来, “小需,有没有什么事儿啊,我听到你那边有什么动静,有什么要帮忙的没有啊……这位是?” “这是爷爷的朋友,来悼念爷爷的。” “哦,这样啊。劳烦您过来吊唁,他家里就一个孩子,不好招待,您莫怪啊。” 中年妇人听着话,走了过来,和梁不庸说着话, “您到我们那边坐会儿,留下来吃个饭吧,我和柳老爷子是老邻居,他现在不在了,来客人,我们是该帮着招待下的。” “就不用了,我只是过来看看。先前听着说这屋里还有几个孩子,想着没了大人,有没有什么事儿需要帮忙的。” “那您倒是不用担心了,前几天来了个几好心人,将那剩下四个岁数还小的孩子收养了。我们村里人都帮着看,帮着问了,都是好人家。” “联系方式也留了,就昨晚,还打电话回来给这孩子,也没让那四个孩子和这孩子断了联系。就只有这孩子,脾气倔,都有人说要供他,他不愿意嘛,不愿意跟着人走,就非得留在这儿。” 中年妇人接过话,说着话,少年没再出声,只是低头默默站在一边。 “不过呢,柳老爷子是个好人,这孩子也是个重恩情的。我前些时候问他,他说这就是他家,他要守着柳老爷子的家。哎……柳老爷子是个好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