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三章 崇祯,这皇帝你别做了!  (第1/4页)
    洪承畴在从朱元璋这边离开,返回到内阁之后。    就迫不及待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开始把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这些政策给吃透。    同时也在思索,接下来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推行这等要命的政策。    根本就不用多想,他就知道这等政策在推行之时,必然会遭受到天大的阻力!    阻力将会来自于方方面面。    不仅仅是那些地方上的众多士绅,大地主等诸多人。    同时也存在于地方上的官僚体系。    众多的地方官吏,也同样会在这事情上捣乱。    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挠这些政策的推行。    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其难度,简直比自己松锦之战时,还要困难!    但洪承畴却决定全力以赴!    拼了命也要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把事情给做好。    毕竟太祖高皇帝,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太祖高皇帝给的多。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也想要努力的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让太祖高皇帝知道,在这几百年后的大明,还有他洪承畴这样一号人在!    让太祖高皇帝明白,他的眼光没有错。    他没有看错人!    他洪承畴值得太祖高皇帝如此对待,值得他托付重任!    洪承畴又岂能不知道,接下来如果他来主导做这些事的话,他的风评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甚至于会被诸多人,视为眼中钉,rou中刺,将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把他给除掉。    历来想要变革,触动了众多人利益的人,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比如秦国时的商君,比如宋朝的王安石。    再比如本朝的张居正。    这些人,那都是有大能力之人。    都想要动手解决朝廷当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    同时也触动了众多人的利益。    和他现在做的事情,何其之像?    他很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也明白,一旦如此做下去,那再接下来很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千夫所指。    但那又能如何?    他洪承畴都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之前都被鞑子俘虏,做出了那等卑躬屈膝之事,深受侮辱。    如今太祖高皇帝来到了这边,给了自新生,自己又怎能不用命?    就算是真的失败了,那也无妨!    无非就是一死而已!    如此,自己也能留一个好名声。    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他相信,倘若他真的努力去做这些事了。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肯定不会屈赖自己,会给自己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    再想想他从太祖高皇帝那里,所得知的,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自己将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之后,洪承畴如此做的决心就更加的坚决了。    与其如同历史上那样,大明亡国以后,自己经过了一些事情站在了建奴那边,为他们卖命做事。    为建奴取代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更愿意将他的一腔热血,以及精力,都投入到让大明变得富强,重塑大明,重整河山的事情上!    内阁里的那几个阁臣,接到了太祖高皇帝让洪承畴入内阁的消息后,一个个心里都很不平静。    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人,基本没有傻子。    想一想洪承畴和尚可喜二人,那天差地别的待遇。    再想想洪承畴在此之前,做出来的事情,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这几人基本上都能明白,太祖高皇帝这里,是要着力培养洪承畴了。    对于洪承畴的这个待遇,他们里面的很多人,都是羡慕异常。    不过在羡慕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暗中长松一口气。    毕竟如今随着太祖高皇帝的显灵,很多事情都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太祖高皇帝,需要的是那种能做事,敢做事的人。    他们这几人,对于大明忠心倒是不缺。    都有着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信念和决心。    但是真的做起事情来,却要差得远。    平日里按部就班的做些事,倒也能够胜任。    可是现在,随着太祖高皇帝的到来,各种情况层出不穷。    太祖高皇帝天天都要整大活。    简直就是将他们给难为死了。    尤其是在看到了,太祖高皇帝那边弄下来的公文,准备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政策之后。    更是一个个愁的头发都白了。    只觉得无比的惆怅。    这事儿,是能这么做的?    这事谁敢这么做?    谁主导这事,那今后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结果也是在这等情况之下,洪承畴回来了。    并且还入了内阁。    那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自然是为之欣喜。    有洪承畴这个能力强的人在前面顶着,他们这些人就不必被赶鸭子上架,挑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