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元修西迁 (第3/4页)
接切断洛阳的补给线,来一个釜底抽薪,看你这次服不服。 元修当然不服,他现在要为战争而打舆论战,他下诏书给高欢:“要么咱俩就和气生财,你把粮食给朕运回来,朕当做啥事都没发生;如果高王你要挥兵南下,问鼎中原,朕也奉陪到底。是战是和,取决于你。” 一看情况不对,本来投靠皇帝的任祥,直接撂挑子不干,跑洛阳投奔高欢了。元修也豁出去,下令说:“现在朝中不少人都有想法,没事,你们任意去留,朕不阻拦。”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大家选边站队,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 可惜元修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很多文武大臣都跑去投靠了高欢,当然,还有一些扔在骑墙观望的。 元修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天子发怒的后果很严重。他下诏对高欢进行人身攻击,让斛斯椿、长孙稚、元斌之守虎牢关,让长孙子彦守陕城,让元暹守石济,让贾显智进攻蔡俊,并向宇文泰、贺拔胜求救。 得知洛阳方面的行动后,高欢召集大家开会。司马子如叹道:“早知道当初就应该立一个幼年皇帝。”高昂挥了挥手:“说那些还有什么用?现在只能开战了。” 高欢认命高昂为先锋,让弟弟高琛、大臣崔暹留守晋阳,派窦泰、莫多娄贷文去截击贾显智,派韩贤去攻打元暹,自己亲率大军数万人朝着洛阳进发,并且给皇帝下最后通牒:“当年我起兵是为了讨伐尔朱逆贼,我对得起国家,现在斛斯椿这个小人陷害我,我无奈只能起兵清君侧。” 大战一触即发。 宇文泰收到皇帝的求救信后,兴奋不已,而且皇帝还答应把meimei冯翊公主许配给他。“看样子,皇帝这次是真着急了。发兵吧,大都督。”于谨鼓励道。 对宇文泰来说,善于抓住时机是他最大的优点。说干就干,宇文泰派出骆超、李贤各领一千骑兵快速向弘农(河南灵宝市)集结。 骆超前文有提到过,他是秦州城内的大土豪,曾经在莫折念生、萧宝寅、北魏朝廷之间反复,最后他杀死了叛徒杜粲,窃取革命果实投靠了尔朱天光。贺拔岳死后,他又跟了宇文泰。混得最好的,就是骆超、李贤这种地头蛇,谁上台都要给他们几分面子。 宇文泰行动了,贺拔胜呢?咱们的N姓家奴贺拔胜当然不会听皇帝的话了,哪怕没有皇帝的重用也就没有他的今天。本来皇帝让他出镇一方,是辅佐王室的,可惜他有了自己的想法。 “将军为何不出兵勤王,成就不朽功业?”行台郎中卢柔发问。卢柔出身范阳卢氏,和崔谦、史宁等人一样,是贺拔胜集团的核心成员。 “那你看,我应该怎么办?”贺拔胜其实早就拿定主意,但他还是要保持礼贤下士的风度。 “上策是带兵北上洛阳,阻挡高欢;中策是割据荆州自保;下策是放弃荆州,南投萧衍。”卢柔希望贺拔胜采取激进措施,崔谦、史宁也都附和。 可贺拔胜笑着拒绝了,他的选择是不做任何选择,继续保持观望。风光了半辈子才有这一片自己说了算的宝地,为何要去赌一把呢?等高欢和元修打出胜负,自己投靠胜利的那一方不就行了? 贺拔胜是典型的“拥有大哥的实力,却长着小弟的脑袋”,骑墙派虽然可以明哲保身,但终究会失去主动权,当然,这是后话,身在局中,谁又能看到清楚明白呢? 元修对贺拔胜的态度很失望,对着独孤信说:“他是朕一手栽培的,现在竟然见死不救。”“陛下,微臣亲自去请贺拔胜出兵吧。”孤独信自告奋勇,领命而去。不仅仅是贺拔胜,侯渊、樊子鹄二位也不是元修能指挥得动的,都在观望中。 一方面,宇文泰的兵马还在路上;另一方面,贺拔胜之流又见死不救。元修只能靠自己,不过,他还是低估了高欢的战斗能力和统战能力。 前线传来消息,元暹被韩贤打败,长孙子彦被斛律金击退,贾显智跟他哥贾显度一个风格,最擅长见风使舵,看窦泰兵力雄厚,而且自己又曾经是高欢的好友,阵前反戈一击,导致元修派出的大都督侯几绍战死,滑台失守。
“呵,都不可靠,只要和高欢沾过边的人都不可靠!”元修算是看透了人心,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7月9日,元修在河桥(洛阳市孟津区)一带聚集了10万人马,等着高欢来一决雌雄。 斛斯椿看到了战机,他对元修说:“现在高欢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微臣请求用两千精兵夜袭高欢,必定能大获成功。”“关键时刻,还是得看椿哥哇。”元修表示赞同。 一旁的黄门侍郎杨宽咳嗽了两声,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杨宽低声在元修耳边说道:“关键时刻切莫把兵权交给他人,如果斛斯椿成功偷袭高欢,微臣恐怕消灭了一个高欢,又诞生一个高欢呀,陛下,斛斯椿的智谋可不在高欢之下哦。” 元修的脸色逐渐变得铁青,他是真被手下人坑惨了,都不知道该相信谁。杨宽这样一说,他还真后怕起来,于是婉拒了斛斯椿:“椿哥,你还是回虎牢关吧,朕想亲自会会高欢。” 这话晴天霹雳一般扎进斛斯椿的心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心一意为皇帝谋划,到头来皇帝居然怀疑自己:“哎,可惜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是老天不庇佑大魏朝么?”说完就垂头丧气朝着虎牢关走去。 杨宽是什么人呢?出身弘农杨氏的大贵族。他和杨愔一样,是少数几个逃过尔朱兆大屠杀的家族成员之一。两千骑兵相比10万大军根本不算啥,而杨宽居然说这叫重兵,难道斛斯椿还能凭借着两千人就颠覆大魏? 元修也确实神经过敏了,常年累月在权力斗争中生活,他看谁都像乱臣贼子。赶跑了斛斯椿,那杨宽能有什么妙计么?没有。这家伙除了耍嘴皮子,别的啥也不会,反而还没什么节cao,受时人鄙视。 这事很快传到了长安,宇文泰得知后对赵贵感叹道:“高欢几天内急行军九百里,已经疲惫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