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_第八十一章 北齐建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北齐建国 (第3/4页)

司马子如抬起头来,对高洋说:“丞相,这事不能干呀,弄不好会毁了高家基业的,我可是陪同高王(高欢)一路创业过来的人······”

    看斛律金、贺拔仁要接着说什么,高洋大怒道:“司马子如,别以为你是我父王的故友,我就不敢杀你!来人呀。”王纮带着甲士就冲了进来,直接把司马子如给拖了出去,只听一声惨叫,司马子如再也没了声音。

    大家都以为司马子如被宰了,实际上呢?司马子如不过是在配合高洋演戏而已,一出假死戏后,司马子如去领了十匹绢的赏赐,堂上各位元老不敢有异议。是呀,司马子如是高欢什么人,大家都知道呀,看样子这高洋确实是有魄力哇。

    高洋没再说一句话,娄昭君只是一脸疲倦地伸了懒腰打哈欠。李祖娥静静地说了一句:“太妃累了,大家都散了吧,今天到此为止。”说罢,李祖娥扶着娄昭君往回走。高洋一声不吭,带着徐之才、刘桃枝等亲信向外走去,留下斛律金、杜弼等几人面面相觑。

    紧随高洋出去的,还有韩轨、可朱浑元、彭乐、厍狄干、祖珽等人。

    “我说几位,差不多就行了,这是高家家事,你们瞎起哄什么?”高季式满嘴的酒味,拍着斛律金等人的肩膀。“走呀,高兄,咱们再去喝两盅?”薛孤延笑着说。“走吧,高将军!”司马消难前来扶起快要倒下的高季式,脸上丝毫没有丧父之痛。

    高季式拉着薛孤延、司马消难的手,往外走,嘴上吟诵着哥哥高昂的那首《征行诗》:垄种千口牛,泉连百壶酒。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

    高乾惨死,高昂战死,高慎叛国死于他乡,当年的四兄弟就剩了自己一个,高季式早已看清了这世间的功名利禄,过去、现在、将来,他都不会陷入权力斗争中去,这才是他一直能潇洒地活到现在的原因。

    高隆之、高岳二位老油条自然懂得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朝着斛律金几人笑了笑,就走了出去。识时务者为俊杰,斛律金、杜弼、宋游道、薛琡等人,本来对高洋也没有什么过节,大家都通过各种方式表明了态度,自己如果再不跟上队伍,那就只能喝汤了。

    斛律金几人也没怎么说话,自顾自地离开了会议现场。就这样,本来会议上没能一致通过的议程,没想到在会议结束后,大家纷纷有了一个模糊的倾向。

    高洋的决心其实是很坚定的,但人毕竟是情绪化的动物,他对称帝也有一些顾虑,正如杜弼、斛律金、娄昭君说的那样。理智永远是情绪的奴隶,让人做出选择的往往不是理智,而是情绪,是一股冲动,是一种心血来潮。

    高洋正需要这种冲动。领导有需要,马仔就得拿出方案来。徐之才、宋景业从早到晚就在高洋耳边说称帝的事情,高洋让宋景业继续占卦。宋景业送筮草占卜,刚开始得到了乾卦,后来,乾卦又变成了鼎卦。

    “恭喜大王,”宋景业一脸春风,“乾卦,是君主的象征;鼎卦,意味着在五月发生变化。您在仲夏受禅让最适宜了。”

    徐之才助攻道:“宋兄,在下听说五月不能接受新官位,否则,就会死在这个职位上。”“对呀,皇帝不就是终身制的么,死在官位上太正常了。”宋景业哈哈大笑。

    高洋听了也是眉开眼笑:“晋阳这边差不多了,就看邺城那边进展如何了。走吧,你们随我去邺城。”高洋安顿好晋阳后,带着侍从,朝着邺城出发,司马子如、杜弼、高隆之等人也跟随左右。

    4.北魏下架

    高德政在邺城的工作很仔细,无论事情大小,都给高洋汇报。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著的,杨愔第一时间表示了对高洋的效忠,还积极主动在邺城争取更多勋贵的支持。很快,邢邵、魏收、潘乐、赵彦深、张亮等都表示了归附,邺城迅速成立了以杨愔为核心的禅让工作领导小组。

    杨愔负责上传下达,是总策划,并对北魏宗室秘密监视,邢邵负责制定礼仪制度,魏收负责起草加九锡、禅让、劝进等一些流程的文书,潘乐、赵彦深、张亮等人则出入宫中,和宗室元韶一起,给皇帝元善见做思想工作。自从高洋接管高澄权力那天起,元善见就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人为刀俎我为鱼rou,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五月初六,高洋一行,已到前亭。元善见派人去给高洋加九锡,并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等特殊礼节。大家伙还来不及给高洋祝贺,高洋的马就莫名其妙倒下了,任凭刘桃枝怎么拉拽,这马就是起不来,高洋也被吓一跳。

    一路上高洋心事重重,走到平都城后,说什么也不愿意走了。高洋自言自语道:“这是不祥之兆。”宋景业、徐之才苦苦劝慰也没用。

    在恐惧面前,任何理性的分析判断都是徒劳的,徐之才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他眼珠一转,对高洋说道:“皇帝的使者刚走,您的马就倒下了,这代表着魏室气数已尽,所以咱们要赶紧行动,否则夜长梦多。王爷,您是明白人。”

    夜长梦多,的确如此,高洋像是在梦中惊醒了一样,大声呼喊杜弼、司马子如二人。高洋命令二人快马加鞭进入邺城,观察事态发展和人心向背。司马子如二人高调来到邺城,众人都是唯唯诺诺,没有人表示有异议,让高洋放心大胆地前进。

    高洋一行来到邺城南,召集工匠到此地集合。高洋对高隆之、辛术二人一番耳语后,他们来到众工匠面前,指挥大家开始干活,开始修筑祭天用的圆形高坛,准备各项法器。说起建筑工程,高、辛二人驾轻就熟,当年邺城皇宫就是二位包工头承建的。

    初八,潘乐、张亮、赵彦深三位一起行动,进入昭阳殿拜见元善见,元善见端坐御座之上,旁边是元韶、元辉业、杨愔、魏收、邢邵、高隆之、赵道德等人。赵道德和刘桃枝一样,是高洋的侍从。

    张亮带头说:“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帝命有始有终,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齐王天资圣明,德配于天,万民敬仰,希望陛下效法尧、舜,把帝位禅让给齐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