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兄弟阋墙 (第2/5页)
么打?”尉迟迥问计杨法琛。 杨法琛答道:“末将曾据守剑门关天险,还是被杨法琛打败,可见其兵法韬略非常人可比。依我之见,咱们可以先礼后兵,如果能说服杨乾运归降,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才是上策。” “喔?老杨,劝降杨法琛?你可有把握?” “大将军放心,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况且我和他都是氐族首领,我最了解他。”杨法琛笑着说。 “好,杨将军,你且大胆前往游说;我派俟吕陵始攻打剑阁,给你助威。”尉迟迥做出了最终决策。 来到潼州后,杨法琛只身求见杨乾运。看对方只来了一个人,杨乾运已经猜到杨法琛此行的目的了。“杨将军,久违了。”杨法琛拱手行礼。“呵呵,你不好好在长安享福,这次跟随尉迟迥出征,是来当说客的么?”杨乾运开门见山。 杨法琛笑道:“哈哈,杨将军果然是爽快之人,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想必,杨将军对当下的局势已了如指掌了。萧纪萧绎兄弟阋墙,而魏国大军南下,依您多年的作战经验,这种情况下,益州还能守得住么?” 杨乾运背着手,闭着眼睛,神色凝重,没有说话。 杨法琛接着说:“且不说国家大事,咱们都来自氐族,这些年你我二人打来打去,也算是老熟人了。我知道将军你忠心耿耿,可最后得到了什么?我当初被族人推举为黎州刺史,萧纪不许;您当初想任职梁州,萧纪却让你镇守潼州······” 杨法琛的话合情合理,刺痛了杨乾运的内心,他开始犹豫起来。正在这时,侄儿杨略的密信送到了。杨略在信中写道:“西魏军已包围剑阁,侄儿的两千守军恐怕抵挡不住。当今天下,侯景方平,萧氏兄弟同室cao戈,自取灭亡,朽木不可雕也。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如遣使关中,暗通款曲,如此功业和名利可以两全其美。” 读完来信,杨乾运如释重负,转头对杨法琛说:“我有意归顺宇文丞相,杨略和乐广都是我的亲属,没问题,只怕其他将领不情愿。”“呵呵,杨将军放心,只要您归降了,其他人不过是等闲之辈,战争嘛,总是会流血的。”杨法琛说到。 “好,我这就给宇文丞相写降书,表明心意。” 杨乾运说干就干,把降书写好,并派李若出使关中,给宇文泰送去;同时,杨乾运给杨略回信:“我愿归附关中,如果有使节前来,一定好好生招待。”宇文泰得到杨乾运的降书后,大喜过望,即刻秘密地把铁券踢给杨乾运,并授予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的职位。 既然大家都打好招呼了,剩下的就是走过场了。剑阁城下,俟吕陵始大造声势,表示要全力攻城了;杨略秒懂,直接弃守剑阁,跑到安州去投靠乐广。到安州后,杨略给乐广转述了杨乾运的战略意图,二人一致同意投降。 俟吕陵始追击至安州,杨略从围墙上翻出来,拜见俟吕陵始:“将军,我和乐广二人愿意投降,就怕任电等将军不同意,所以,剩下的就看你的了。”俟吕陵始下令发动攻击,老大都跑了,任电无论怎么鼓舞士气,大家也是萎靡不振。最后,安州被攻占,任电被杀。 军中的鹰派都被收拾了,那么投降之事就没有障碍了。五月十三日,尉迟迥进军到涪水,杨乾运献出潼州投降。尉迟迥分出一部分兵力镇守潼州,继续带着大部队朝着成都出发。 面对杨乾运突如其来的投降,成都的萧撝完全出乎意料,萧撝的兵力不足一万人,守城尚且不足,更别说派人去北疆抗敌了,萧撝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谯淹、欣景、赵拔扈的救兵上。 很快,这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在杨乾运、元珍等将领的进攻下,欣景、赵拔扈二部被打垮,尉迟迥带兵包围了成都。 这时候,萧纪已到达巴东郡,收到了萧绎寄来的侯景头颅以及革命军的俘虏,他才知道侯景已经平定,而且萧绎并没死,这一切全是萧圆照和刘孝胜的谎言。 又听说成都被困,萧纪是又气又恼:“你这个逆子,看看你做的好事,这下怎么办?”萧圆照理直气壮:“侯景虽然平定了,但江陵没有臣服呀,父皇,儿臣不该欺骗您,但咱们大梁需要统一呀。”萧纪想了想,也对,这一趟出兵不可能空手而归,况且自己真的不知道侯景平定了么?我萧纪文武双全,并非浪得虚名,打败萧绎,兼并荆州,一统大梁天下,才是我应该做的。 “可是,成都怎么办?”萧纪问道。 “成都远在千里之外,救援已是不可能。不如一鼓作气拿下江陵,等整顿好了荆州的资源,再杀回成都。”刘孝胜建议道。“陛下不可,我军都是益州本地人,成都被围,将士们日夜思归,如果成都沦陷,恐怕军心浮动呀!”王开业劝谏。其他将领也都跟着附和。 萧圆照、刘孝胜二人极力反对。萧圆照说:“现在回去也是于事无补,正好中了尉迟迥的以逸待劳之计;探马来报,七叔正被陆纳搞得鸡飞狗跳,江陵空虚,只要全军出击,我们必能胜利!”萧纪下定了决心,拔剑砍断案几:“全军东下,再有劝阻的,就像这案几一样。” 3.收降陆纳 再来说陆纳的造反事业。三月,陆纳派吴藏、潘乌黑、李贤明等江陵占据了车轮,形势大好。三月底,王僧辩到了巴陵,萧循把都督之位让给王僧辩,王僧辩不接受,二人都谦虚起来。萧绎听说后,就任命王僧辩、萧循为东西都督,一同讨伐陆纳。 因为王僧辩在军中威望高,萧循也识趣,大小事务都任由王僧辩做主。四月初四,王僧辩把军队驻扎在车轮城下。陆纳的部队百战百胜,个个勇猛无敌,王僧辩也不冒进,只是修筑堡垒,准备打持久战。陆纳也自视甚高,只想着如何进攻王僧辩,并不做防守。 就这样,在伪装了一个月后,五月初三,王僧辩命令水陆两军发动猛攻,王僧辩亲自举旗擂鼓,萧循则迎着飞箭乱石带队冲锋,很快攻下了陆纳的两座城垒。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王僧辩还是那个王僧辩,陆纳知道不是对手,趁自己的家底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