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_第九十四章 英雄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英雄天子 (第2/4页)

阵子,此时的游牧民族,主角还得是突厥。

    俟斤带着突厥人一路开打,向西打败囐哒,向东赶走契丹,向北吞并契骨,称霸草原。突厥疆域东到辽河,西到咸海,长达万里;南到沙漠,北至贝加尔湖,宽五六千里。可以说,突厥已发展为和犬戎、匈奴、鲜卑、柔然等量齐观的草原霸主了。

    突厥挤压了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间,他们只能南下求活路,故而咬住了北齐。当时的北方,主要的游牧民族有:东北的室韦、勿吉;辽河一带的契丹、库莫奚;陕西、山西一带的山胡。

    2.迁都风波

    首先搞事的是契丹。历史上最早对“契丹”二字的记载,正是魏收写的《魏书》,契丹和库莫奚是同宗,都是从鲜卑中分化出去的。说到底,西魏、北齐、吐谷浑、室韦、勿吉、契丹、库莫奚等民族,八百年前都是一家人,统称为“东胡”。

    九月二十三,高洋带队巡视冀州、幽州、安州、定州四地,准备和契丹来一次大规模的会战。为了防止南梁的偷袭,高洋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他让郭元建在合肥训练两万水军,用以偷袭建康。

    正好,南梁的青州刺史湘潭侯萧退,率部来投,高洋喜出望外。北齐派出邢景远、步大汗萨二位,带领军队向合肥城集结,试图再次和南梁分个高低。

    邢景远是新人,步大汗萨就大有来头了。步大汗萨是匈奴的酋长,之前跟过尔朱荣、尔朱兆,参与过平定葛荣,在韩陵之战后投降高欢,是和斛律金、厍狄干等齐名的人物,曾经招抚过柔然。不过,他的戏份一直不多,现在是北齐为数不多的还在世的开国功臣。

    在建康代理扬州刺史的陈霸先,第一时间将北齐的动态向江陵汇报,萧绎正在和群臣谈论定都事宜呢,萧绎即刻下令,让还在回建康路上的王僧辩前往姑孰御敌。

    打败萧纪后,萧绎在形式上统一了南梁,那么第一要务就是建都问题。南梁的首都不是建康么?这还有什么可谈论的?可是萧绎及其荆州集团不这么认为,荆州才是根基。

    九月初十,萧绎试探性地下诏,说是要回建康建都,结果引来了群臣激烈反对。

    胡僧佑、黄罗汉、宗懔等荆州系大臣劝阻:“建康之地王气已尽,而且和北虏仅一江之隔,如有不测,后悔莫及。而且谚语说了‘荆州的沙洲超过了一百,就会诞生天子’,现在枝江生出了一个新的沙洲,百数已满,陛下滕云飞龙,正是这事的应验。”

    周弘正反驳道:“没错,建康和北虏是一江之隔,可宇文泰现在就在长江上游,近在咫尺。现在,老百姓没看见陛下的车马进入建康,还以为您是诸侯国呢!应该顺从民意,回建康定都。”

    “对呀,对呀,建康才是大梁正统所在。”庾信、徐陵、王褒、王质等人全都支持周弘正,他们都是从建康那边来的。

    萧泰、萧韶虽然也是建康系,但作为宗室,他们只有站队萧绎,才能吃香喝辣,因此极力反对去建康。萧泰对周弘正冷笑道:“周弘正是东边的人,一心想要回东边去,恐怕没安什么好心。”周弘正据理力争:“东边的人劝皇上去东边没安好心,那西边的人想去西边,就是妙策么?”

    萧绎高高在上,只是笑笑不说话,这就是领导的艺术,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暗中观察手底下人的立场。

    中场休息后,萧绎让大家去后堂继续讨论,一共五百人。

    萧绎说:“朕想去建康定都,你们都是什么想法呀?”回答萧绎的是沉默,集体的沉默。刚才都已经有人反对去建康了,现在你却又让我们提意见,要是提意见有用,那你何必又问呢?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看气氛差不多了,萧绎使出了杀手锏:“要去建康定都的,就把左肩膀袒露出来。”周弘正带头左袒,接着,一个个左袒,人数过半,就连自己的心腹朱买臣都左袒了。

    朱买臣进言:“建康是大梁的旧都,是帝室祖宗陵墓的所在地。而荆州是边疆军事重镇,不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希望陛下下决心回建康,不要怀疑犹豫,以至将来后悔。我家就住在荆州,难道不愿陛下住在这儿?但这样做恐怕是臣下富贵之计,不是陛下富贵之计了!”

    萧绎看了看朱买臣,又看了看萧泰萧韶,他知道朝中更多人倾向于建康。按理说,少数服从多数,大家都左袒了,这事儿也就定了,可萧绎心中还是更青睐江陵的。

    “矩儿,你有何看法?”萧绎低声问萧方矩。父子一条心,能有啥看法,当然是留下了。

    萧方矩答道:“建康不能去,那里有王僧辩、陈霸先这样的强势军人,也有周弘正、徐陵、庾信这样的文人领袖,咱们去了恐怕没有话语权;父皇在荆州经营多年,这里才是我们政权合法性的来源,这里才能做有实权的皇帝。”

    “很好,不愧是朕的儿子,”萧绎频频点头,接着说,“那你看这场争论,怎么才能平息?”萧方矩嘴角一笑:“那就只能让天意来决定了,我们可以占卜。”

    萧绎叫来术士杜景豪,对大家说:“既然大家各执一词,那我们就来占卜吧,让老天爷来决定。”到了这一步,周弘正、朱买臣等人才明白皇帝的真实意图,也就不必再说什么,说了也没用。

    占卜结果还用说么,杜景豪是皇帝的人,占卜的结果自然是不能去建康了。杜景豪说:“建康经历战乱,残破凋零,定都不吉,否则有祸患。”萧绎叹气道:“天意不可违呀。”胡僧佑拜道:“陛下圣明。”

    短暂的迁都风波过后,认为天下太平的萧绎,在群臣的吹捧下,过上了吟风弄月、讲经说法的文人生活。继续说高洋的北征大业。

    3.打败契丹

    十月初八,高洋大军来到平州州城范阳。

    高洋自言自语道:“好几天过去了,哨兵也该回来了,不知道契丹人跑哪儿去了。”“陛下,这好办,”只见斛律金缓缓蹲下,耳朵贴紧地面,随后起身说道,“末将刚才俯耳倾听,契丹人应该在营州一带。”不久,探马来报,说契丹人正在营州周边劫掠。

    “哎呀,斛律将军,早就听先帝说过您的这个本事,没想到今日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