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高洋迟到 (第2/3页)
虏到长安。 庵罗辰算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宇文泰可没有高洋那么好说话,加上柔然人是突厥的宿敌,宇文泰二话不说就把庵罗辰给宰了。从此,柔然人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防止边境游牧民族搞事,高洋吩咐高睿、斛律光等人继续监修长城。高睿执法如山、爱民如子。当时,百姓服完劳役后自己还家,年轻力壮的尚能回去,老弱病残的大多死于边地,高睿于是亲自率领军队,护送役丁还乡,命身体强壮的与身体病弱的互相扶持,使得役丁大都得以还乡。 高睿是个工作狂,在大夏天修长城从来不打伞,宋钦道奉命给边境将士送来冰块降暑,高睿只是推到一旁,继续指挥修建工作。 “老高,你这么拼命干啥?先歇会儿再干不迟。”斛律光劝说着。高睿挥了挥汗,低声对二位说:“明月兄,我跟你不一样。你们斛律家地位显赫战功卓著,是国之肱股;宋侍中,你们宋氏兄弟以刚正不阿、为官清理闻名天下,都是陛下倚重之人;而我是宗室,是陛下的堂弟,身份敏感,除了兢兢业业,别无他念。” 宋钦道一听,连连点头:“明白,我们都明白。”高睿是个聪明人,自从父亲高琛和小尔朱氏偷情被高欢打死后,他一直依附于伯父高欢,从小也很尊重高澄、高洋等堂兄弟,因此,高洋也很信任他。 2.权力洗牌 这一年,高洋确实很忙,先是北边的游牧民族搞事,紧接着南边的东方白额造反,陈霸先、王僧辩的浑水摸鱼;后来,高洋又让高涣、高演、高岳、段韶等人在洛阳城西修筑堡垒,防止西魏的偷袭。高洋就像一个消防员,拿着灭火器四处奔走灭火。 高洋到处折腾的时候,邺城发生了一次政治风暴,参与者是北魏宗室元旭和北齐老臣高隆之。元旭是前朝遗老,是北齐重点防范对象;高隆之是高欢时代的元老贵族,是高澄、高洋兄弟反腐败的重点对象。两人都不受高洋待见,总是一起发牢sao。 一场酒宴上,元旭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经意间透露着对新朝代的不满和无奈。相比之下,高隆之毕竟是北齐开国元勋,也是高家的近亲,他说话也就不藏着掖着:“呵呵,是呀,这日子是大不如前了。陛下对我们这些老东西严防死守,却让崔暹、崔季舒这样的小人重回朝堂,对此,我那好兄弟司马遵业(司马子如)被活活气死,哎!” 元旭听后吓一跳,赶紧叫停高隆之的抱怨:“延兴兄,小心隔墙有耳!切勿妄议国政呀。”高隆之更来劲了,加大了音量:“什么隔墙有耳,就算是天子在这里,我也要说实话,没有我们这些功臣,哪儿来大齐的基业?高洋那小子······”元旭吓得脸色发青,只能强行捂住高隆之的嘴巴。 高隆之醉醺醺地,再次举起酒杯:“我和您是生死之交,元兄,您可不要辜负我呀,来,干了!”两人又喝了一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意外了。二人的谈话被崔季舒安插的下人给听到了。 还得从头说起。高澄死后不久,司马子如开始反攻倒算,诬陷崔暹、崔季舒二人,致使二人流放边陲。此后,司马子如愈发嘚瑟,当时北齐刚建国不久,高洋碍于父兄的颜面,都尽量满足司马子如的要求。这几年皇帝当下来,高洋权势稳固后,打算重新分配权力,就召回了崔氏叔侄。 司马子如很不爽,反复要求高洋杀了二人,高洋很不耐烦:“崔氏二人都受到父兄重视,为啥你非要致人死地?”“此二人不是好东西,结党营私呀,陛下。”司马子如抓不到他们的把柄,只能胡搅蛮缠。高洋也要给司马子如几分面子,只得把崔季舒、崔暹叔侄叫来问话。 崔暹当年是高澄的心腹,是高澄打虎的头号谋臣,也帮助高澄试探过装疯卖傻的弟弟高洋。对此,高洋耿耿于怀,高洋问:“你为啥要挑拨朕和先兄的关系?为何要对朕步步紧逼?”“陛下,臣并没有挑拨你们的关系,更没有要对陛下步步紧逼,相反,臣是在保护陛下。”崔暹答道。 “保护朕?”高洋反问。“是的,臣一眼就看出陛下是真龙天子,陛下的愚痴只不过是伪装,世宗(高澄)对您万分提防,如果臣指出陛下的真面目,陛下一定会遭遇不测。因此,臣在世宗面前说了谎话,让世宗坚信您并无大作为。”崔暹说完,脸上带着微笑。 此番话让高洋很满意,他知道了崔暹的一番好心。此后,高洋开始提拔重用崔暹、崔季舒二人,二人也参与到《北齐律》等大工程中,甚至,高洋还和崔暹联姻。司马子如得知后,气得牙痒痒,茶不思饭不想,一心想要弄死崔氏叔侄,想着想着就被气死了,这才有了高隆之对元旭说的那番话。 以前崔季舒是高澄安插在元善见身边的耳目,现在,他又成了高洋安插在大臣身边的耳目。 崔季舒及时把高隆之的话报告给了高洋,添油加醋地说:“陛下登基时,高隆之就不支持;他每次见到诉讼者都表示同情哀怜,以表示这不是他自己就能裁断的,企图把怨恨引向陛下。”高洋震怒:“哼,这老东西,朕终于知道先帝、先兄为何要收拾这些老臣了,他们实在是不知好歹。” 八月二十一日,在崔季舒的谋划下,高洋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元旭给处死了。二十九日,高洋派出御用刽子手刘桃枝,把高隆之带到跟前打了一百拳,看着高隆之被打,高洋讥讽:“没有你,确实没有大齐,那么你就去死吧,看看朕是否有资格担任大齐的天子。” “陛······饶命······”高隆之在惨叫中死去了。 过了几天,高洋越想越气,他把高隆之的二十几个儿子全部砍头,把尸体扔漳水中,还把高隆之尸体挖出来焚烧,也扔进漳水。有人说,高洋杀高隆之,这是他后期疯狂变态的开始。实则不然,我们承认人有情绪化的一面,同时也更要看清楚,这些疯狂行为的背后往往还是权力斗争的需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