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高洋杀青 (第7/7页)
这时候,有一个道士路过,高洋让刘桃枝把他叫了过来。 “老道,你看朕能做多久的天子?”高洋问道。 道士在一番神cao作后,他掐指一算,煞有介事地说:“三十。”说罢后扬长而去。李祖娥大喜:“恭喜洋哥,你看,臣妾早就说过,你一定能痊愈的。”高洋也很高兴:“这道士没有欺骗我,他也知道我只能做十年的天子。”李祖娥有些疑惑,问道:“道士明明说的是三十呀,不就是三十年么?” “你看,三十拆开不就是十年十月十日么?”高洋很自豪地笑了。 李祖娥只是看着别处,右手紧紧攥住高殷,没有说话。看着妻子那纯洁的脸庞,再看看儿子那无邪的模样,高洋也有万般不舍,仰天长啸一声。 “洋哥哥······”李祖娥欲言又止,只是呆呆看着高洋。 高洋平静地说:“祖娥meimei,人生必有一死,我并不惧怕死亡。只是咱们殷儿还小,恐怕有人会夺他的皇位。”高洋摸了摸高殷的头,蹲下身来说:“孩子,以后这个国家就交给你了。”“父,父皇,什么,什么是交给我,您,您不是好好的么?”高殷不仅被高洋吓结巴了,智商方面也受到了影响。 “咳咳······”高洋只是干咳了两声,他越来越虚弱了,本来也是强撑着身体登山的,突然,高洋一口气没上来,栽倒在地。随从们赶紧把他抬起来,朝着晋阳赶路。 十月初十,崔季舒、徐之才两位医学人才先后摇头从高洋的寝宫走出去,宣布了高洋进入弥留之际。高洋召来了高演、高湛等兄弟,以及杨愔、高归彦、燕子献、郑颐、可朱浑天和、宋钦道、宋游道等大臣,以交代后事。在李祖娥和高殷的哭声中,高洋口授遗诏,让杨愔、燕子献、高归彦、郑颐四人辅助高殷处理政务,表示丧事从简安排。 燕子献出道很早,之前跟过宇文泰,后来出使柔然之际投靠了高欢,一直从事文职工作,没怎么露脸,但为人踏实有能力,所以被皇帝信任;可朱浑天和是可朱浑元的弟弟。 大家领命而去,高洋转头对高演,带着哭腔说:“六弟,二哥先走了,我儿痴呆,你也看到了,如果要夺取皇位也随你去,但请你不要杀害殷儿。” “臣弟万万不敢,陛下请放心······”高演不停地磕头,头都磕出血了。听到这里,李祖娥哭得更伤心了,使劲搂着高殷。 高洋看着高演不停地磕头,脸上露出了一种奇怪的笑容,最后闭上了眼睛,时年三十四岁,距离他称帝的天保元年550年,刚好十年十月十日。当然,高洋的神预言只是一种巧合,或者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十九日,群臣为高洋发丧。治丧委员会主任杨愔请来魏收、邢邵、阳休之等文人置办礼仪,高湜负责导引棺椁、给皇帝送行。 娄昭君、李祖娥、高殷哭得肝肠寸断,高演、高湛以及其他大臣,只是干嚎,没有眼泪,除了杨愔。“陛下,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呀!呜呜······”杨愔抚摸着棺材,嚎啕大哭。杨愔是高洋一步步提拔上来的,是他最倚重的大臣,在高洋“发疯”那段时间,全国政务都是由杨愔来具体cao办,这种信任,让杨愔死心塌地。 高湛用手肘蹭了一下高演,说:“六哥,你看。”高演看了看杨愔,低声说:“可惜了这样的忠臣。”高湛若有所思,他知道六哥的意思,这样的忠臣必定要和自己作对。斛律金、贺拔仁等等将领也从外地赶回来奔丧,他们都沉默无语,一会儿看看瑟瑟发抖的高殷,一会儿看看凶光毕露的高演兄弟,今后的局势一目了然。 来到下葬的地方,按照正常程序是要吹奏丧笛,但高湜叫停了吹笛演奏队,大声说:“至尊最了解臣下,臣下也最了解至尊,陛下生前喜欢胡乐。”于是,高湜带头击打起了胡鼓,高兴地吟唱胡歌。 “胡闹!咱们是汉人,怎么能用胡人的礼仪?”娄昭君大怒,朝着高湜咆哮,“你是想让我儿子死不瞑目么?给我打!”“太后,陛下生前喜欢······”高湜正要辩解,却被几个宫廷侍卫给按倒在了地上。接着就是一百多闷棍狠狠砸在高湜身上,打得他皮开rou绽,惨不忍睹。 高演冷眼旁观,心里想:哼,臭小子,当初你不是帮着二哥来仗打我么,你也有今天?娄太后看了看高演,又瞪着地上哀嚎的高湜,很满意,心中窃喜:谁叫你当初欺负我老六,打死你个畜生。高湜这一次被打,可谓伤及了根本,在家里躺了几个月后,最终咽气。 为了缓解高湜事件带来的不好体验,魏收提议给高洋上谥号为“文宣”,此言一出,即刻引起了群臣的讨论。以祖珽为首的人,坚决反对,意思是高洋不配拥有这样的谥号,祖珽的意见得到了高湛等人的欣赏,而杨愔等人坚决支持“文宣”。一场关于谥号的讨论很快演变成了派系斗争,这也是不久之后权力斗争的彩排和预演。 最后,在娄太后的拍板下,高洋最后才保住了“文宣”的谥号,毕竟是自己亲儿子嘛。祖珽虽然经常被高洋骂“老贼”,但他和皇帝也是有感情的,权力斗争和君臣之情并不相互排斥。在丧礼上,魏收、邢邵等都给高洋写挽歌,只有祖珽的《挽歌》流传了下来,可见他的才情: 昔日驱驷马,谒帝长杨宫。旌悬白云外,骑猎红尘中。今来向漳浦,素盖转悲风。荣华与歌笑,万事尽成空。 当天,高殷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娄昭君变成了太皇太后,李祖娥成为了皇太后。 正如祖珽所言,“荣华与歌笑,万事尽成空”,这是对高洋这辈子最好的总结,也是对每个人的人生最好的总结。 高洋从小聪慧,有“快刀斩乱麻”的魄力和智慧;后来在高澄威逼之下,开始装疯卖傻,隐藏锋芒;即位之初,雷厉风行、励精图治,威震塞北,被突厥称为“英雄天子”,也在侯景革命中把国土不断向南推进;在执政中后期,面临国内的王公贵族的为非作歹,继续装疯卖傻、杀伐果断,致使“百僚战栗,不敢为非,文武近臣,朝不谋夕”,开辟了一个很稳定、干净的国内政局。 高洋确实能对得起“英雄天子”的称号,依我看,高欢、高澄、高洋的政治才能是依次上升的,一个比一个优秀,高洋在位期间是北齐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候,也是后三国之中最为富庶强大的,可惜天不假年,高洋英年早逝,导致帝国并不能平稳交接权力,这也是他死前预料到却无能为力的事情。 先把高洋死后高层的权力斗争放一放,就在这年十一月,陈霸先去世的消息传来,王琳准备一鼓作气干掉陈蒨,完成统一江南的大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