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_第112章 北齐三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北齐三杰 (第5/8页)

事先斩后奏。宇文护吸取了上次晋阳之战的教训,并不打算进攻晋阳,而是打算以洛阳为突破口,直接攻打北齐的腹心地带。

    宇文护让贺若敦守函谷关,继续让李贤守河州、尉迟纲守长安。贺若敦对这次的安排很不满意,他一心想去前线,居然被安排在后方留守,整天心情不好。而且身边同辈人韦孝宽、长孙俭等都封了大将军,唯独自己不是,心中那个不爽呀!他对宇文护表示了异议,宇文护没空理他:“你就知道抱怨,拿战绩来说话呀,湘州之战你无功而返对吧,晋阳之战你就是殿后而已,有什么功劳?”

    “两次战争我全军而还……”

    贺若敦正要理论,却被宇文护示意打住。宇文护根本没时间理他。

    宇文护率军抵达潼关,开始了作战安排。中路,由尉迟迥担任主帅为前锋,带领十万精兵向洛阳进发,手下有将领宇文宪、达奚武、王雄等人;南路由权景宣为帅,带领荆州、襄阳三万士兵,进攻悬瓠(河南汝南县),配合中路军;北路由老将军杨檦带兵三万,从老地方邵郡(山西垣曲县东滩村)出发进攻轵关(山西济源市封门口村),以牵制晋阳南下的北齐援军。至于突厥,没办法,宇文护只好派杨忠带着几千人马去接应突厥,绕道以威胁北齐边境。

    这一次的安排,不可谓不周密,只要周军不犯错,齐军基本上是很难应对的,很可能有亡国危机。高湛也慌了,急忙派出亲家斛律光和侄子高孝瓘南下救援洛阳,让表哥娄睿去对付杨檦,他则和表哥段韶坐镇晋阳,对付北面的突厥人和杨忠;至于南路的权景宣,高湛没有派兵救援,他把希望放在守城的豫州刺史王士良、永州刺史萧泰身上了。

    十月二十日,宇文护带着剩下的几万人挺进弘农(河南灵宝市),以此为大本营。尉迟迥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包围了洛阳城,达奚武、宇文宪、王雄三人则带军驻扎在邙山,居高临下,和尉迟迥形成掎角之势。镇守洛阳的是洛州刺史段思文,这个人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是个地方官而已;镇守河南多年的独孤永业才是个人物,他得知周军入侵后,第一时间到金镛城帮助防守。

    独孤永业是汉人,本性刘,父亲死得早,母亲改嫁后,随着继父姓了独孤。独孤永业从小弓马娴熟,性情刚直不避权贵,一直被高欢、高洋父子器重,他常年镇守地方,是个将才,因为北齐人才济济,他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不过后面的岁月里,他将有重头戏。尉迟迥下令昼夜攻城,地道战和土山战都试过了,还是拿不下洛阳,独孤永业就是一个拖字诀,一直稳扎稳打,期待北齐的援军。

    先说北路的杨檦。杨檦这个老家伙,年轻时候可猛了,当年元颢北伐的时候,就是他拿出船只支援尔朱荣渡河打退的元颢;还是他利用关系网摆平了邵郡的土豪,在沙苑之战中攻城略地;在邙山之战、玉璧之战中,击退侯景的依然是他。此后,杨檦一直驻守邵郡,成为邵州刺史,他所在的邵州就像韦孝宽所在的勋州玉璧一样,就像一个钉子扎进北齐的心窝,北齐一直想拔也拔不掉。

    想当年我打败你老子高欢的时候,你高湛还在尿炕呢!杨檦镇守邵州多年,他是有资格骄傲的,一听说来抵御自己的对手是娄睿,杨檦笑了。娄睿是什么玩意儿?不就是娄昭君的侄儿么,依靠裙带关系才上的战场,这样的公子哥也配做老夫的对手?正如杨檦所想,娄睿确实没有什么战功,甚至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戏份。

    娄睿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格外谨慎,咱们娄家为何能左右北齐四个皇帝的命运?那必须得拿出点真本事呀。我虽然打不过你,但我可以等你犯错嘛。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听说中路军打洛阳半天打不下来,杨檦急了。一个小小的洛阳,尉迟迥真没用,十万大军是干什么吃的?还是我帮你一把吧。杨檦很快就犯错了,他想着这邵郡一带自己都经营很多年了,自家地盘不用怕,于是带着部队全军出击轵关,深入敌境。本来宇文护是让他牵制好北齐援军,这下他却主动出击攻城略地,胜了一切好说,可是败了,那就北齐的援军就可以南下救援洛阳了。

    结果没什么好说,十一月二十日,娄睿已经在路上埋伏好了,杨檦出轵关后,直接进入了娄睿的包围圈,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了俘虏。本来傲娇的杨檦,按理说是条汉子,在西魏、北周都是骨灰级大佬了,应该誓死不降的。不过,还没等娄睿开口,杨檦就主动请降了,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全然忘记自己之前常胜不败的自豪与骄傲。杨檦投降北齐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没多久就死了。

    这一个月来,南路的权景宣相当顺利。王士良、萧泰很快也就投降了北周。王士良是高澄、高演的盟友,在高洋、高湛这里也不受待见,反正是太原王氏,大贵族嘛,到哪儿混饭都一样;萧泰是南梁皇族,曾经是南梁举足轻重的人物,投降北齐后基本上就是个地方官,所以二人选择投降,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权景宣分兵占领了豫州、永州二地,战略目标达成,只要洛阳取得突破,权景宣就可以配合席卷河南,超额完成任务。

    可惜,洛阳并没有取得突破。眼看斛律光、高孝瓘的救兵就来了,宇文护急忙下令切断河阳(河南孟州市)的道路。来到河边后,斛律光和高孝瓘也没有轻举妄动,他们带的兵力也不够,只是经常侦察敌情等待机会,并派人给晋阳的高湛传信。尉迟迥仗着人多势众,他认为北齐一定不敢增兵,也没有怎么防守河阳,只是偶尔派人侦察。

    直到这一步,形势是对北周有利的。高湛心急如焚,他拿着高孝瓘的书信,询问段韶:“洛阳危急,现在派兰陵王去援救,但势单力孤;突厥在北面,也要加以防御,怎么办?”段韶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回答说:“北虏侵犯边境,只不是疥癣之患。现在周人对我们窥伺进逼,这才是心腹之患。我愿意奉陛下的诏命到南方去。”

    高湛心里石头落地,高兴地说:“朕的意思也是如此。”于是下令让高睿、高浟等人守晋阳,让段韶率领一千名精锐的骑兵从晋阳出发。十二月初三,高湛也带着大军从晋阳南下。高孝瓘二人也没闲着,一直在暗地里修筑河阳浮桥。

    没几天,段韶来了,与斛律光、高孝瓘合兵一处,当时正是连续多天的大雾天气,北齐军趁着大雾强渡黄河。十二月初八,段韶带着大军来到了洛阳城。段韶精选了三百壮士,登上邙山查看宇文宪等人的部署情况。刚走到太和谷,周齐两军遭遇了。段韶立刻通报全军战士,自领左军,让高孝瓘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