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章 月旦评,评天下第一军师! (第2/8页)
之中的钱粮给清算一遍之后。 便去月旦评品茶。 享受着乱世之中难得的平静。 此时荀彧并不知道,陈牧已经出山,曹cao已经料到,荆州氏族与陈牧有旧仇。 许昌。 一处宽敞的酒楼前,早已摆好了台子。 本就熙攘的街道,今日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 原因无他。 又到了每月初一举办的‘月旦评’时间。 所谓月旦评。 乃是由专人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 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或者“月旦品”。 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 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此时站在台上的,乃是与汝南袁氏,同为当世大家的杨彪。 自从卸任太尉。 杨彪闲来无事,便自告奋勇,来主持本次月旦评。 有了他这等的名门大家参与。 许氏兄弟自然求之不得,早几日就开始大肆宣传。 许多人慕杨彪的名气而来,让月旦评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大家稍安勿躁。” 待到台下坐满了人后。 杨彪清了清嗓子,手拿折扇,‘啪’一声拍在案几上。 “本次月旦评,就由我,来为大家点评。 多谢大家前来捧场啊。” “好!” “哈哈哈哈,杨大人,您就快说吧!” “我们都等不及听您点评了。” “就是说啊!” “……” 台下的欢呼与督促声,让杨彪很是满意。 他轻笑着,朗声道。 “既然大如此抬爱,那我杨某人自当不能辜负众望。 今日,就有我来为大家,品评天下英雄! 这一次,我将要品评的乃是军师谋士。” 杨彪举杯品酒,折扇一展。 “我首先要评的,乃是凤雏——庞统。” “这庞统啊,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从父庞德公。 话说他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 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 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 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 对其可谓是称赞有加。 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 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 其能力更是出众,有着辅佐帝王之能。 只可惜他样貌实在不好恭维,至今仍不得志。 当真是可惜可叹。 我给之评语: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绝非虚言。” 随着杨彪的评点,台下的人也点头赞同。 “我曾见过凤雏先生,他的才华,的确惊为天人,丝毫不输我见过的任何人。” “那肯定啊,能得到如此高评价的人,当世之中,不过也就唯二罢了。” “真是可惜啊……” 在众人讨论声中。 杨彪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远处的许氏兄弟,也冲杨彪恭敬摆手,示意点评到位。 得到众人认可,杨彪坐直身子,劲头更足,笑道。 “这第二位要点评的。 乃是江东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人。 他这个人呢,出生于一士族家庭。 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 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 鲁肃毫不犹豫,便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后来,在周瑜的引荐下,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 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 能得到周公瑾以及孙权的赏识。 可见其才华,确非同寻常。 我给之评语: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杨彪话音尚未落下,便已响起一片热烈掌声。 “好!!!” “杨大人说的好啊!” “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鲁肃的才能,我一直觉得,甚至不弱于公瑾。” “……” 杨彪笑着,趁热打铁。 “既然刚说了,鲁肃与公瑾之间的情谊与惺惺相惜。 那么接下来,自然就要评上一评,周瑜周公瑾了。” 他眼神中,闪过浓厚欣赏之意。 “曲有误,周郎顾。 美周郎周公瑾的大名,我想不仅在江东。 即便是在许昌,也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此人乃庐江舒县人士。 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 可谓是名极一时,豪门望族。 他少时便与孙策交好,兴平二年,助孙策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