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渭水遁身,神秘黑龙 (第2/2页)
其他妖族人则守着一口箱子在岸边等着。大概过了一刻钟后,发着蓝光的那个妖族人走出水面,朝岸上的人打了一个肯定的手势,随即他身上的蓝光变亮,水面被隔出一条宽一丈余的通道,四周也被照得亮堂堂,刘平山赶紧伏地身子,以防被发现。岸上其他人在水面劈开通道后,马上抬起箱子,跟着那个发着蓝光的人朝河底走去,只一会儿便消失不见,河面又恢复如常。 刘平山确定无恙后,小跑到河边,四下查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异样,只得在原地留下记号,安排两个弟兄继续盯着,他自己和另一个弟兄,找到两匹马,飞驰回长安,向王同然汇报这里的情况。等他们回到长安城延平门时,发现已经到了宵禁的时间,城门紧闭。 刘平山焦急万分,临行前王同然再三交代过,因为事关大唐安危,发现叔尧踪迹后,无论多晚必须第一时间让他知道。左思右想,他横下心,决定冒险扣关。 长安城有规定,宵禁后,除非有十万火急的军情,不然任何人不得扣关,违者杀无赦。 现在顾不上那么多了,刘平山让另一个弟兄留下来,自己去扣关,并叮嘱那名弟兄说,万一自己发生意外,他必须在开城门的第一时间去报信。 刘平山一咬牙,策马奔向延平门,高声疾呼“急事奏报”!出乎他意料的是,城上守卫士兵听到他的喊声并没有制止他,反而直接问他是不是刘平山,他楞了一下,作了肯定答复。 大门旋即开启,借着火把的光亮,他看到有个人正勒着马在等他,那人大呼一声:随我来!旋即策马向城内驰去。刘平山不敢迟疑,扬鞭策马,紧紧跟上那人。 太子府中,刘平山详细禀报了一下午的所见所闻,然后王同然让他先行退下,继续回到渭水河盯紧叔尧。 众人再次得到叔尧的消息,即惊喜又疑惑。喜的是找到了叔尧的踪迹,惑的是叔尧去哪渭水河底干嘛,就算想通过水陆逃跑,也应该是坐船才对,而不是进到水中。 “叔尧逃回天灵大陆的方法,会不会就在渭水河里?”苏朗紧张了起来,担心水中也会出现光门。于是,抢在王同然前头把话说了出来,后者并不介意,反而投来赞许的目光,明确表示光门只会出现空中。 李世民见魏征神色不定,似乎有话要说,便示意他有话但讲无妨。 魏征正因刚才对叔尧事情的妄断而懊悔,一直想找机会弥补,在谈到渭水河的时候,他想起一个传说,直觉告诉他应该与今天的事有关,于是就对大家说起了那个传说。
在渭水河附近,有个叫黑龙潭的地方,据那里的村民说,当年大禹治水时,这里有一条兴风作浪的黑龙,屡次兴起洪水,淹毁无数良田屋舍,让关中地区几乎变成一片湖泽。于是,村民联名请求大禹降服黑龙,大禹心念百姓,发动民众锻造了一座大鼎,以神力将黑龙缚在其中,沉入渭河底部,而后又命人掘地石,刻成封龙碑,盖在大鼎之上。自从黑龙被封压后,渭水河便风平浪静,关中沃土千里,黑龙的传说也在当地流传了下来,当年大鼎沉没的地方,后来就被人称为黑龙潭。 “我在想,叔尧是不是就躲在这黑龙潭?”魏征不敢断言,就把问题抛给了大家。 “难道是想骑黑龙逃走?”金盛口无遮拦,一时失言道。 “既然水中不会出现光门,而想要开启天灵大陆和昆吾大陆之间的光门,需要能量极大的本元石和灵力才行,或许黑龙潭有开启光门的本元石?”苏朗及时接过话,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帮金盛化解了尴尬。 “这种可能性极低,甚至不可能。轮回世界能够开启两个大陆光门的本元石都在轮回台公老手中。此外还有一些能量极低的本元石碎片,能量远远不够。”王同然否认了苏朗的判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猜测各种可能,都觉得不可行,唯一达成的意见是:叔尧是冲着黑龙去的。 李世民突然惊呼一声:不好! 大家惊诧地看向李世民,只见他神色十分慌张地命令皇甫璋征到府库内找一把石剑。 “叔尧应该已经进入大鼎了……”李世民派皇甫璋征去取剑后,长叹一口气地说道。 此话一出,大家都觉得很诧异,因为他们都听到了‘进入大鼎’四个字。 “如果叔尧逃往天灵大陆的方法在黑龙潭,那么他必须先进入大鼎才行。”李世民见大家不知所云,便继续说道。 李世民趁皇甫璋征还没回来,便对大家讲了黑龙潭传说的另一个版本。 上古时期,以龙为图腾的伏羲部族统一天下后,内部逐渐分成了御龙派和崇龙派。御龙派认为,天地之间以人为大,龙为百兽之首,为人所御;崇龙派认为,天地之间以龙为大,龙为万灵之首。双方因为信念不同,导致冲突不断。 时逢天地崩塌,洪水滔天,九州哀嚎。御龙派大禹将灾难归咎于各地妖龙作乱,于是借治水之名,铸造大鼎和封龙碑,封压各地数十条巨龙,并派兵征伐各地崇龙派部落,还将他们部落的金银宝器也一并封于大鼎,防止他们东山再起。 崇龙派被大禹打压后,势力大减,流落各地。他们之中幸存的人,为了复仇,四处寻找打开封龙碑的方法。经过几百年孜孜不倦的寻找,他们终于发现地石剑可以打开封龙碑。可此时,崇龙派也发生了分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觉得,天下已经确立了道德人伦纲常的秩序,应该以正途进行复仇,而不是释放各地的巨龙去复仇,那样只会扰乱天下,所以就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而各地的大鼎和封龙碑慢慢变成了传说,被人遗忘。 只有极少的数人,将这个秘密传了下来,可后世天下人早已不关心御龙和崇龙之争,只想得到里面的金银宝器,所以历朝历代都会有人去寻找里面的宝藏,其中不乏建立王朝的帝王。 最著名的当属汉高祖刘邦在丰西芒砀山泽斩白蛇的义举。秦统一天下后,人心并不安稳,恰逢政暴法酷,导致天下群雄并起。刘邦自有大丈夫之志,也想起义。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既没有如旧贵族项羽那样的财力和声望,又没有平民陈胜吴广一般的号召力,所以起义之事无从谈起。好在刘邦平日好结交江湖人士,意外得知丰西芒砀山泽有大禹宝藏。时人鼓动刘邦去取里面的宝藏,这样不光可以有招兵买马的财力,如果能斩杀里面的白龙,还能号召天下人归心。刘邦心动,听从了那人的建议,就有了后来的汉朝。 说到这里,李世民见大家都默不作声地看着他,才意识到自己扯得有点远了。赶紧喝了口茶,将话头转进正题,说起了开启封龙碑,进入大鼎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