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宝贵的是人 (第2/2页)
个庄子,郝东已经在这里跟着施工十几天了,他有点不放心,特意过来看看。进了庄子,看到酿酒的作坊和他们在长安的时候几乎是一样的。陈元很满意,郝东虽然只有十六岁,但记忆力很好,学东西还快,现在的郝东读书写字算账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太有问题了,按现在标准应该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了,而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啊,陈元都不得不感叹这孩子的资质之好。 郝东看见自己家大人来了也很高兴,带着陈元各处参观,详细的汇报这些设施的安装和进展情况,陈元对一些技术细节尤其是密封设备又做了强调,他告诉郝东,等玻璃窑烧出玻璃,他让师傅们先吹制一些玻璃管子,以代替陶管,这样既轻便还能更直观的观察蒸馏的情况,郝东高兴坏了,他恨不得早点把这些设施都弄好,这样他就可以回到陈元身边继续跟着大人学习了。 告别郝东,陈元又来到了麻子墩,半个月没来,麻子墩的工程进展的很快,邬堡的大门已经装上,堡墙外的壕沟都已经开挖了,就是大门口的位置还没开挖,因为吊桥是个很麻烦的工程,陈元特意叮嘱罗胖子吊桥放在最后。 陈元在罗胖子的陪同下视察了军属的住宅区,已经有九栋住宅修建完毕,正在安装门窗和刷里面的灰浆。军属和孩子们看到陈大人来了都纷纷过来打招呼,一时间陈大人好此伏彼起。这些军属和孩子们都是他从长安和洛阳带来的,大家一路上相处了两三个月,彼此都已经很熟悉了。只有后来入了军籍的这些匠人和教师、医士的家属们还比较拘谨,这些人看着陈大人和往日的这些邻居随便的打着招呼,都有些吃惊的样子。 陈元特地去了剿匪牺牲的那个士兵王有旺家里,看到王有旺家的和四个孩子脸色都不错,他让李渔给留下五百钱,并告诉王有旺家的一定要让大的孩子上学!
陈元还去了梅永和的家里,告诉梅永和的老婆说:“永和大哥被我安排了一项重要的差事,可能短时间回不来,家里有什么困难就找罗叶盛或者朴成泰,他们解决不了的就找我身边的这个李渔!”梅永和前天晚上回来过,交代了自己的老婆,他老婆听陈大人这么说,连忙说道:“谢谢大人,俺知道永和的差事不危险,就是辛苦些。可是陈大人对咱这么好,辛苦些不是应该的么?我让他放心地去了,家里没啥事。”陈元让李渔同样的给梅家留了五百钱。 当晚,陈元召集在麻子墩的罗叶盛和朴成泰、唐作向、郭驴子等人,对工程进度重新进行分工,朴成泰负责抓总,唐作向负责铁器和农具的制作,郭驴子暂时去码头,盯住码头的进度和仓库的建设,罗胖子他要另有任用。 第二天他带着罗胖子和李渔回了守备使衙门,叫来周少勇,告诉周少勇再给罗胖子五十缗钱,他要让罗胖子带着陈福和梁狗子去一个叫赤山浦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文登县东南一百余里的一个港湾里,从港湾外面的莫邪岛出发,顺风三天就能到达新罗。 这个地方是他上次和梁赞去接受撂荒地的时候无意中和梁赞闲聊时听到的,梁赞看他对新罗人感兴趣,就多介绍了几句这个赤山浦。 “大人,朝廷使臣入新罗,多由此浦出航,新罗人入境,亦多在此地上岸。登莱二州南侧海岸,及密州,海州缘海地带,新罗人极多,当地百姓也擅长航海。如果说哪个地方新罗人最多,便是赤山浦了。” “赤山浦有一个寺院叫法华院,俗称新罗院,是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寺庙有田,每岁收数百斛,专供新罗僧众。寺内有僧三十余人。” 历史上这个张保皋也是个奇人,宪宗元和年间,他与同乡郑年二人熟习武艺,但由于出身低微,在新罗得不到机会,于是两人乘船来了大唐,加入武宁军(徐州兵),当了大唐武夫。他俩的武艺确实不错,在徐州也是首屈一指,慢慢积功升至偏将。 后来,张保皋听闻淄青镇的登莱二州有人贬卖新罗婢,从事人口贸易,而且数量还非常的大。于是离职回国,利用大唐宁武军将军的身份上书新罗哀庄王,得到一万多人的军队,专门在沿海打击人口贩卖。加上大唐限制新罗婢的买卖,于是这种罪恶的贸易才慢慢销声匿迹了。 当然了,张保皋的下场也不太好。他出身太低了,深受新罗那些贵族的敌视,最后也在政治斗争中被杀身亡。 陈元让罗叶盛拿着他的手令去赤山浦搞明白三件事:第一,赤山浦到底有多少新罗人,在当地入户籍的有多少人;,第二,每年交易的商货大致都是什么,贸易额大致有多少?第三,赤山浦那里能造多大的海船,产量如何。 陈元现在真是搞不明白刺史吴大人了,在登州五年,眼皮子底下这么大的一个财源不开发出来,登州的财政能不穷么? 这世间最宝贵的是人,而有了人,那么人头税就来了,有了商贸,那么海关税就来了,这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最简单直接的两种收入。吴大人,这种钱收起来不香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