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5】小草鱼片 (第1/2页)
洛阳袁宅,司空袁逢与其子袁绍,对坐把盏。 袁逢面带笑意,道:“那孽子运道实属不错,竟得了燕大王赐下‘记名弟子’的名额。” 袁绍闻言,心里一沉。 虽有“孽子”的称呼,但这明显是在夸赞公路。 父亲夸赞公路,这可是近五六年中,从未有过的事情! 从来都是“忤逆不肖子、难成大器”的评价,此刻竟变成了“孽子运道不错”! 那燕大王“一城天降而败敌”的影响,已至于此了吗? “今日朝会中,陛下就‘鄄城县令挂印请辞于郡守’一事,问于公卿郎将。”袁逢顿了一顿,问袁绍道,“你可知此事最终结果如何?” 往日,袁逢为培养这袁家庶子,多于闲坐清谈时,言及朝中政事,为其以后踏入庙堂、入仕治世打实基础。此子资质也确实不俗,每每论及政事,都是持之有故、言之有物,从未令他失望过。 然而,今日的袁绍却有不同,未若以往那般侃侃而谈,而是直接开口问取答案。 袁逢稍一愣,不过也未在意,继续道:“陛下特地颁下旨意,驳斥其请辞;此外,因‘皇子学艺于燕大王’之故,特赐[白虎城]方圆二十里,为‘白虎仙乡’,并免其十年田赋。” 袁绍一愣,琢磨着“二十里”、“十年田赋”几个字,心沉谷底。 “本初,事已至此,你对那燕大王的看法,可有改变?” 听袁逢如此问话,袁绍一时陷入沉默中,良久方道:“修仙习术,利人而不利国。” “何出此言?”袁逢问道。 “那燕小儿即便可使百人得道、使万人成仙,然天下人以万万计,得成仙者如何?不得成仙者如何?” “纵然那燕小儿以仙威凌世。却终有人心失衡之时。” “彼时,便是大乱将起之日。” “是故,绍之意,一如此前!” “燕小儿。乱汉之属!” ※※※ 晴冬暖日,正是出行时。 燕大王高高兴兴地扛着两把长长的钓竿,小屁股后面跟着怀抱一罐蚯蚓的秀儿。 再然后,便是真传弟子李进、内门弟子“赤牛三兄弟”等、以及抱着两个木墩的“记名弟子”袁术。 “李真传,你的‘长枪仙宝’当真已至巅峰?” 赤牛三兄弟之一的武安国。忍不住开口问道。 但凡有所成就的武者,心底都有一丝傲气,他也一样。 在未至白虎山前,他武安国也是名扬一方的游侠,不敢说力压一郡,县中却少有敌手。也如此前的潘凤一般,自认为“天下无处不可去得”! 然而,自踏上白虎山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低微而渺小”。 潘凤、巫罗、曹仁、夏侯惇、关羽、李进。 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出现在他面前。只手灭他、随手败他、一式擒他! 彻底击破了他在武艺方面的自矜、自傲,也因此坚定了他“修仙”之念。 只是,人与人当真是有差距的。 即便他们三兄弟多番努力,修行至今,也仅至“等级8”,较之巫罗、潘凤都多有不如,更不用说“修行速度”为众人之冠的李献之了。 李进点了点头。[长枪仙宝]昨日便已至巅峰,眼下进阶[重戟仙宝]所需的[金、贡献],他也差不多攒够了。 半日,只消半日。他便可进阶[重戟],距离仙途又进一步! “累了!” 大王的小rou腿,行不五里路,终于乏了。于是。牵马的牵马、唤牛的唤牛,一行人策骑奔向雷泽。 不雨而润,晴日生烟。 因“华胥履迹而孕伏羲”的雷泽,此时还未为黄河泥沙所淤涸,正是一片天光水影、浩淼烟波的好景致。 燕大王下马撒欢了一会,见众人一副见惯不惯、不为所动而好生无趣的模样。便撇了撇嘴,渐渐熄了兴致。 随后,他便寻了一片土质没那么松软的水岸。串上蚯蚓、甩飞钓钩,与秀儿一左一右、坐在小木墩上,钓起鱼来。 或许是因为没有钓鱼的经验,又或者是因为今日确实没有钓鱼的运道。大半天过去,秀儿已大有收获,七八条、尺半长的鱼已装进鱼篓里。而燕大王这一片的水面上,却总不见有鱼露头。水底鱼钩上,那条屈曲挣扎的小蚯蚓,总不见有鱼儿上来亲上一口。 燕大王很是灰心丧气,秀儿忙温言安慰,又手把手地教他,可仍是效果不佳。 身后的诸多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是无奈。 怎就未习垂钓之技呢! 遗憾之余,武安国忽然问向袁术:“公路,你乃世家子……” 袁术摆了摆手,很苦恼地道:“若论香车美人、良马宝剑,我袁术定不输于人。然而这垂钓,术就只余束手了。” 众人又看向李进。 “修行之冠”李大真传,摊摊手:“钓鱼不行,叉鱼我倒是有一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