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7 真迹 (第1/2页)
纸寿千年,从李朝到现在差不多一千年了。在李朝之前的制纸技术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李朝之前的纸能保留到现在的几乎已经没有了。说出纸寿千年的,并不是已经验证了李朝的纸只能保留一千年,只是说,至少可以一千年。保养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流传多久,实在还是个未知数。 夏国发现最早的丝织品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所以即使是两千多年前的帛画也是有可能保留下来的。从李朝往前追溯三百年,也是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那时候出现了夏国历史最伟大的书法家,他的字在李朝时期自然是可以看到的。而且数量不会少。就像现在看罗朝的书法作品,简直就是多如牛毛。 顶级的也只能卖个几百万。在李朝时期,能支付相当于几百万江元的人只会比现在多。米佳就是其中一位收藏了很多王氏作品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继承了王氏书法的特点,在李朝的当时,已经和王氏的作品差不多价格了。 后来李朝的皇帝太喜欢王氏的作品,据说都已经殉葬了。米佳的作品也就水涨船高,不过据朗琍筝所知,现存的米佳真迹也不会超过二十幅,从历年拍卖的记录看,只成交过两幅,字少的一幅达到了每字三百万的程度,一共十七个字,卖了五千多万,刷新了夏国书法艺术品的单价。 “陈生,你不会是认真的吧?” “你想知道答案的话,跟我一起去看看。” “好!” 陈丹和朗琍筝来到俞韵指定的地方,市区的一栋办公楼。 “陈生,这里是?” “上去再说。” 俞韵看到陈丹:“陈生,你到了,就你们两个?”保镖呢?我的天! “呵呵,没人知道。” “是,是。陈生胆色过人。” “这位是俞韵女士,这是朗琍筝,我画廊的合伙人。凤大万的画就是俞女士提供的。” “您好,我一直想亲自向您致谢,谢谢您!” “朗小姐客气了,陈生帮了我的大忙,这点小事情不足挂齿。陈生,这边请。” 来到顶楼,完全是个古色古香的地方。从楼梯出来就是个大厅,摆了几张大圆桌,一个照壁,前面是财神爷、关二哥。 “陈生,您别见外,今晚家族里有分量的人都来了,观赏室在那边。” “没事,那就事不宜迟。走吧。” “谢谢陈生体谅。” 绕过照壁,从左边的通道,往前走,十几米后就是俞韵说的观赏室。推开门是个前室,穿上无尘衣,带上手套,一阵大分吹过,三人进入室内。十几个老人正襟危坐,低声谈论着什么。中间一张大桌子,铺了细密的藏青色缎面丝绸,上面一整片灯光通过乳白色的遮光板,均匀的照射在桌子上。 他们见到俞韵带着两个人进来,都知道是正主到了,为首的一个老人,走到他们跟前,客气的说:“陈生,屈就了!非常感谢你的慷慨相助!” “老人家言重了,小子接不起啊!” 俞韵说道:“陈生,这是我父亲,也是家中族长。” “呵呵,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我听韵韵说,你眼光犀利,学识高超,想必也是世家子弟,我知道有些世家喜欢低调行事,所以我也不多问,咱们啊,谈论书法,岂不乐哉!” “不敢不敢!”人家客客气气,陈丹自然也礼礼貌貌:“不如就把《宁静帖》展示一番。” “好!好!足感盛情!” 陈丹把红木盒子从皮包中拿出。这个皮包是哎玛氏的精品男士拎包,售价一百多万,向来是谦之艺术对外装逼利器。他把红木盒子放在桌子一侧,这幅卷轴经过十几个收藏家之手,一千多年来装裱过十余次,每次收藏都会增加一截题跋和印章,所以越来越长。 “上等鸡翅木,盒子不错。” “您老眼光独到!有点年份了。” “嗯,”十几个老人在桌子旁站成一排,靠近盒子的那个低头仔细看盒:“至少两百年。” “有希望了!”他们都知道自家手上的《宁静帖》有问题,但如何对外承认呢? 陈丹小心从盒子里拿出卷轴,一头用一块镇纸压着,缓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