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年假(下) (第1/2页)
第254章年假 “爹,我不是要撵胜利走,张家跟王家,都想按着人七工三走。 胜利在村里,难免要被两家抬出来做中人。 咱们村这些年一直是按人八工二走的,赵家、张家、王家,可都是想要人六工四的。 当年是我跟叔爷压着三家定的人八工二,现在叔爷没了,胜利来了,我怕咱们家的人也想反复啊!” 赵满奎的话,海爷听的明白,李胜利就有些听不明白了,‘人七工三、人八工二、人六工四’,听着就跟下棋似的。 “老哥,你说的啥意思? 我咋没听懂呢?” 不懂就问,李胜利知道,这是涉及到了年代秘辛,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 “人七工三,是上面定的标准,新社会以人为本么,多半村子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所谓人七工三,就是这一年各生产队的收益,拢到村里,算出一个总和。 以人头占七成,工分占三成来划分。 总收益的七成,按人头分,当然也要区分男女老少,不事生产的孩子跟老人,按村里的条件折算。 我们村下面的生产队人少,就不分男女老少了,一律按人头平分。 剩下的三成,才按个人的工分来分。 我们村社员的个人总工分在三千上下,除开之后,就是每个工分的收益。 人头一份,工分一份,决算就是村里拢在一起算了总账再均分到人头上。” 这账头经赵满奎这么一说,李胜利也就清楚了,洼里村平地的好田少、山田多。 收拾山田出力多,需要壮劳力或是腿脚好的,一些人多出了力,自然会多要粮食,这里面是有矛盾的。 有赵满奎镇着,洼里村上下的心气也足,没几个偷jianian耍滑的,到了年底分账的时候,要照顾一下人均,多出力的也就不乐意了。 “老哥,这茬不能摊开吗?” 多劳多得,也是规矩,李胜利这一问,海爷那边也皱起了眉头。 “爹,您看这话茬,亏了我今天说了,要是决算会的时候,胜利来上这么一句,不得炸营啊? 胜利,你是不知道洼里的实情,杂姓的四队劳力少,赵家、张家、王家,也有不少张寡妇那样的人家。 别说人六工四了,就是人七工三,张寡妇家也吃不饱饭。 当然,她家要是能常年吃地瓜、南瓜,也能吃饱。 但地瓜那玩意儿按专家说的,糖度大,吃多了沥心,也就是咱们说的烧心上酸水,常年吃,不得吃坏了啊。 人八工二,勉强能维持全村人都能吃的好,虽说赵家、张家、王家吃了亏。 但杂姓跟软口,能过的好一些。 软口就是张寡妇这样的,劳力少,吃不上干粮的。” 听了这话,李胜利就明白了赵满奎的意思,不服人八工二的不是一家,包括赵家人在内的三大家都不怎么同意。 “哦……这茬口啊? 老哥,今年你打算怎么弄?” 扫了一眼要出王霸之气的赵满奎,这老哥是打算好了,依旧生打硬压。 这茬好使,他赵满奎就是洼里的土霸王,谁不服收拾谁呗! 李胜利问出来之后,马凤兰也进了热气腾腾的屋子。 一瞧架势,就知道在说大事,马凤兰没上桌搅局,而是走到老掌柜海爷的身边问了几句。 “胜利,你问了也是白问,他能咋弄,吹胡子瞪眼呗。 真要有人敢跳出来闹事,他俩嘴巴子就打服人家了。 去年七哥、老敢叔不都挨了他的嘴巴子吗? 赵家老的他都照抽不误,张家、王家敢炸刺儿,明年不得去掏大粪啊?” 听完老掌柜的复述,马凤兰的酸言酸语也就来了。 赵满奎绝对是个能镇住场面的狠茬,决算会就是他的一言堂,赵家老辈也得乖乖的蹲好,不然一色的大嘴巴子伺候。 开队长会,开社员大会,可不是论辈分的地方,孙子辈的骂爷爷辈的很正常,打完骂完再论辈分就好。 村里的决算会,多半都是涉及口粮跟工分的,那是命,在这些会上论辈分大小,还真不怎么好使。 “不然咋整? 上面是有要求的,不能让社员饿肚子。 开山田的时候,都是说好的,有多大力出多大力,打了粮食谁也不亏待。 咋? 打他们还不对了? 当年的口号是怎么喊的,我就得怎么做,粮食的事儿上,必须一碗水端平。” 赵满奎的坚持,虽说有些不公平,但洼里的实际情况也就这样。 按照人七工三,起码几十户人吃不饱饭的,拢共百十户的村子,几十户人吃不饱饭,在赵满奎看来,这样的支书不做也罢。 “明年,明年就不一样了,不是说咱们要养土鳖、种草药么? 我看也别捂着了,就按老哥当时开山田的说法来,大家一块过好日子。 决算会上,老哥你就商议商议这事儿。 人七工三的答应他们,人六工四的也答应他们,养土鳖、种草药,就没他们的份儿了。 这账头人人会算,先放他们一路,再让他们哭着求你人八工二,我估摸着你说人九工一,他们也得答应。 老哥,知道这会怎么开吗?” 李胜利也不想赵满奎真成了村里的土霸王,要做也是村外的土霸王。 洼里在分配上的分歧不小,这事儿,在李胜利这边就好处理了,无非先扬后抑,想怎么分账,先应着他们。 跟他们签字画押之后,再晾晾这些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