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我有一个异世界_063 三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3 三血 (第3/4页)

r>
    “哎!”韩先生轻叹:

    “方公子不是外人,但说无妨,粮仓其实早就没有了粮食,里面耗子成群比米还多。”

    “钱,”

    “自然要从我们这些人身上出。”

    “是。”罗捕头点头,面上满是无奈:

    “据我所知,任家已经联系好府城的粮商,价钱也已谈妥,只要银子一到立马送粮。”

    任家?

    方正眯眼。

    任家是固安县最大的地主、粮商,甚至有任半城之说,他家里的粮食据说堆积成山。

    他们还用买府城的粮食?

    早在几个月前,任家就在囤积粮食,导致市场上粮食价钱暴涨,现今比往年翻了两倍不止。

    天灾,

    对于普通百姓是灾难。

    对于他们来说,

    则是捞取财富、扩张土地的大好机会。

    就如……

    “韩先生,听说你最近买了不少田地?”

    “哈哈……”韩先生捋须轻笑:

    “多亏了方公子,韩某才能有些余财,前些日子祖宅那边良田价格降到五两银子一亩。”

    “我一时心动,买了二十亩。”

    五两?

    往年良田的价格要十几两乃至二十两一亩,五两银子一亩可见出售之人急需要用钱。

    “差不多。”

    齐典吏点头:

    “我也买了几亩,难得有这种好行情,不过二十亩可是一百两,韩老伱可真是舍得。”

    “所以说要谢过方公子。”韩老笑道:

    “不然的话,韩某哪有这等底气,只可惜现今手无余财,还不知道怎么应付大人的纳捐。”

    “最多不过几个月俸禄罢了。”罗捕头摆手:

    “良田在手,才是传家的基业。”

    “说的是!”

    “此话在理。”

    “……”

    方正笑而不语。

    皇朝初期,天下动荡初定,百姓皆有田亩。

    此界也有一个周朝,周朝就曾下令每一个新生男儿在成年之际,都可获得一百亩的田地。

    那时候地广人稀,自然没问题。

    不过随着后期人口增多,可以获得的田亩逐渐渐少,最终制度废除。

    而一遇天灾人祸,寻常百姓缺乏抵抗能力,大都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土地换来一时安宁。

    如此,

    虽然能暂时避开灾祸,却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沦为给他人耕种的雇农。

    到那时,

    土地里产出的粮食大半归主家,自己仅能果腹。

    乃至世世代代都是雇农,再无翻身之地,甚至如果再遇到天灾人祸,将没有一点退路。

    富贵人家所占田地越来越多,穷人所占田地越来越少,乃至于只剩下一条命,最后……

    自然是天下大乱。

    这就是一个轮回!

    从这点上讲,应该说匹夫兴亡、天下有责才对。

    ‘魏朝至今历经十七位皇帝,延续了六百多年,已经超过现代社会历史上王朝更替的三百年大限。’

    ‘现如今,怕也到了王朝末期。’

    ‘罗捕头他们几个尚且如此,城中的那些豪门、富户,怕是更会趁机低阶收购良田。’

    ‘真正掌握在百姓手中的田亩,寥寥无几!’

    “严大人到了!”

    “任老爷子也来了。”

    “令狐家主……”

    人群窃窃私语,看着从外面行来的几人,纷纷起身施礼。

    “诸位座。”

    严大人身披貂裘,脚踏豹皮软靴,腰缠白玉带,单单这一身打扮,怕就要上千两银子。

    他行至二楼,单手虚按,面上露出忧国忧民之色:

    “今年冀州大旱,四府十三县颗粒无收,现今又值寒冬,百姓涌入县城祈求朝廷救济。”

    “本官身为一地父母,岂能置之不理?”

    场中一片寂静。

    今日的宴客有些充满,来的人除了消息灵通之辈,并不清楚严大人宴请众人为了什么。

    “哎!”

    严大人轻叹,道:

    “本官欲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大人仁慈。”有人恭维道:

    “若有用得上的地方,我等愿尽绵薄之力。”

    嗯?

    这是个托吧?

    方正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若有所思,其他人似乎也明白过来什么,眼神微变。

    “说得好!”

    严大人面泛笑意,拍了拍手掌道:

    “眼见百姓饥寒交迫、居无定所,本官于心不忍,愿拿出一年的俸禄为百姓施粥放粮。”

    “可惜!”

    “我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

    他低头轻叹,一脸的遗憾。

    “大人。”令狐安垂首:

    “令狐家愿意出两千两银子,助百姓熬过这场难关。”

    “老朽也有此意。”任老爷子缓缓点头:

    “任家,也出两千两。”

    两千两!

    楼下众人的表情大都变的僵硬。

    纳捐不是没有过,实际上衙门几乎每年都会来一次,说是为了百姓实则揣进自己兜里。

    对于数额,也有默契的比例。

    令狐家、任家属于县城两大豪门,其他人自然不能跟他们比,富户、豪商多是他们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就算是十分之一。

    两千两的十分之一也是二百两!

    说实话。

    对方正来说二百两算不得什么,但普通的富户、豪商,还真未必能拿出那么多银子。

    就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