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我有一个异世界_84 玄火十二真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4 玄火十二真章 (第4/4页)

/br>
    “还有一事,就是您带回来的那个孩子,我们也不知道父姓为何,可是要跟着您的姓?”

    “跟我姓?”方正摇头:

    “我不打算收养一个儿子。”

    “收养?”老刘一脸,随即急忙道:

    “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家仆也可跟主家姓,东家可以把他当做家生子来养,毕竟知根知底。”

    家生子,

    也就是家中奴婢家生的孩子,长大后一般也会在主家为奴为婢,是富贵人家的常态。

    甚至。

    某些世家的奴仆,因与主人家的孩子从小长大,关系密切,地位之高乃至超过妾室。

    “那是太远的事了。”

    方正摇头:

    “不过姓方倒是无所谓,就叫去疾吧,这娃儿体质太弱,希望以后能祛除疾病体格强壮。”

    “是。”

    老刘应是。

    门口处。

    奶娘、小茹各自抱着一个孩子,见方正视线投来,纷纷屈膝施礼,就差要跪倒在地。

    “伱们各忙各的。”

    方正摆手:

    “不必理我。”

    他在,场中气氛就会变的拘谨,索性回屋轻点此行收获。

    …………

    地底暗室。

    油灯灯光摇曳。

    方正放下手中书册,若有所思。

    “那道士竟是龙门派的在籍道士,龙门派属于天师道七大分支之一,有着完整传承。”

    “他敢偷袭朝廷千户,这是根本没打算让明千户活下来。”

    龙门派虽是大派,却也不可能保住一位击杀朝廷命官的罪人,大概率还要协助捉拿。

    据方正这两年来对异世界的了解,天师道是当世最顶尖的道统。

    号称道门正宗!

    自成立之日起,已有数千年,历经朝代更迭依旧传承不断,自然有着其过人的地方。

    不过今朝太宗起兵,借助的是玄天道之力。

    因而朝廷扶持玄天道,打压天师道,导致天师道没落,反倒是玄天道的地位日益提升。

    据说。

    皇室中人,代代皆有皇子皇孙拜入玄天道,就连现今玄天道道主,也与魏朝皇室有着莫大干系。

    此外,

    能与玄天道、天师道齐名的,还有一个方仙道。

    此为三道。

    三道之下为四宗,阎罗宗、禅宗、罗浮仙宗、龙虎宗。

    其中禅宗主要是和尚、尼姑,内里也有不少分支,论及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三大道统。

    罗浮仙宗最为神秘,据说传承来自上古仙人,弟子虽少却个个了得,主要位于海外诸岛。

    龙虎宗曾经与三道并列,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没落下来。

    至于阎罗宗……

    此宗据传乃是邪道,不入正途,又是什么魔天六道之首,白莲教都属此宗的一个分支。

    当然,

    真假难辨。

    “这与自己无关。”

    “就是想不到自己也有一天能接触到这等高端的存在,连龙门派的道士都被自己给杀了。”

    方正摇了摇头,垂首看向书册。

    《玄火十二真章》

    这是一门记载诸多火行法术的秘籍,内有灵符十三道、法术九门、阵法三路、丹诀一行。

    丹诀为玄火炼宝诀。

    阵法有火鸦阵、离火阵、八卦火龙阵。

    法术有净火咒、离火法……

    总而言之,玄火十二真章是一门极为齐全的法术秘籍,不愧是大门派的弟子,比抠抠搜搜的张明瑞强多了。

    别人家的道士,怕是比你家的法师还要富裕。

    黑皮葫芦也是一件法器,名叫炼火葫芦,内里藏有几十头乌鸦精魄,以法术炼入烈焰。

    继而炼成火鸦,可催动对敌。

    若是法师,还能让火鸦组成火鸦阵,届时数十头火焰覆盖十余丈之地,一击可杀百人。

    堪称……

    恐怖!

    比五鬼兜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了解了黑皮葫芦的功效,方正一脸rou疼,看向葫芦上的刀痕,就像是斩在自己身上一样。

    “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不能用……”

    “就亏大了!”

    “早知道少用点力气了。”

    至于那件腿骨,则是道士前不久刚刚得来,来历不明,只知炼化后威力恐怖,一击甚至能重创披甲的明千户。

    所谓炼化。

    就是让法器与自身气息相连,继而能如臂所使的cao控。

    术士若想炼化法器,需每日以自身的精血浇灌,辅以秘法互通气息,一点点的炼化。

    法师则不必这么麻烦。

    运转法力以秘法祭炼即可。

    关键是……

    哪来的秘法?

    此前方正是没有,但现在有了,玄火十二真章的玄火炼宝诀,既能炼丹也能祭炼法器。

    “好人啊!”

    方正再次发出感慨:

    “早知道就不该让怨魂吞噬你的身体,方某该给你立个坟,以答谢阁下的厚赠之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