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刺客(求月票!!!) (第3/4页)
圆性。”悟元示意: “代我送方施主。” “是。” 圆性闻声垂首,遮住眼中浓郁不散的悲意。 春夏交替,细雨绵绵。 雨幕让天地间的一切都尽显朦胧,下山的石阶也变得湿滑、难行。 石阶两侧, 草木嫩芽已然茁壮生长,绿意葱葱随风摇摆。 两人拾阶而行,良久无声。 “若非方某引来刺客,悟元大师也不会遭此一劫。”方正叹了口气: “圆性。” “慈恩寺若有什么用得着方某之处,但说无妨,以后也无需见外。” “阿弥陀佛。”圆性双手合十: “方施主无需内疚,师父早已看透生死,且早就言道自己会有死劫。” “现今应劫而去,不过是命数使然。” “劫运、命数……”方正止步,视线透过朦胧雨幕,投向远方城池。 良久方道: “你回去吧。” “山中狼妖无需担心,过几日方某会亲自出手将其斩杀,以慰悟元大师。” “是。” 圆性躬身: “施主请慢走。” * * * 车辙辘辘。 眼见方府车队驶近,官道上的行人纷纷避开,更是垂首不敢多看。 这可是方府! 固安县以山货、木材、纺织、瓷器著称。 其中, 方府独占纺织、瓷器大头。 甚至可以说,县城九成以上的纺织生意、瓷器买卖,都归方府所有。 就连山货、木材,也有涉猎。 山中烧瓷器的窑口,十家有八家姓方,城中近半百姓仰仗方府而活。 城外更有良田无数,佃户难以计数。 与其说方府是固安县最大的豪门,到不如说固安县属于方正所有。 县城官吏, 哪一个不吃方府生意的分红? 方正一句话,固安县县令也要老老实实遵从,不然的话位置不稳。 吏员, 更是他一言可废立。 县城一霸的地位非是说说而已。 “嘎吱……嘎吱……” 车辙转动。 临近城门之际,赶车的吴海大声喝道: “方老爷回城!” 一声令下,城门守军急忙驱赶附近的百姓,把城门位置尽数腾出。 专供方府车队通行。 直至车队进入县城走远,才允许百姓进出县城。 如此威仪, 城中百姓早就习以为常。 方正掀开青缎车辆,朝着城中街道看去。 固安县是上县,人口众多、经贸发达,城中房屋也多以砖瓦建成。 偶有木质楼阁。 不过也有穷苦人家,和泥为墙、稻草为顶,倒也勉强能遮风挡雨。 泥墙掺杂了稻草,经由雨水冲刷,墙面凹凸不平。 诸多房屋连成一片,依稀可辩前朝的里坊结构,穷苦富贵更是泾渭分明。 街上行人也各有不同。 有身着短打的小工、农民,也有衣着华丽的行商,更有鲜衣怒马、佩剑挎刀的江湖人士。 途径坊市,喧哗声陡然上扬。 这里汇聚了四面八方的生意人,各地百姓也会前来售卖自己的收货。 各种山珍、野味、兽皮,乃至手工艺品…… 竹楼、板凳…… 糖葫芦、泥人…… 商铺外挂长幡,米粮油茶、盐酒布庄、金银当铺……,一应俱全。
当然, 最多的还是瓷器和布行。 固安县有着闻名天下的雷走红瓷、云织布艺,外来行商多是为此而来。 这两样, 也全都是方府的产业。 “方老爷回府!” 伴随着吆喝声,方正行下马车,一干护卫仆从有序相迎,躬身施礼。 直至来到后院,才得到清净。 “义父!” “义父!” 两个十岁出头的少年躬身施礼。 方平安是方正捡来的孩子,无父无母,婴儿时多有病灶,所以取名平安。 现今十二岁的他,已经有了几分大人模样,不过面色依旧有些苍白。 气质较为文雅。 修行的也非武道,而是术法。 得益于方府的资源,方平安已是高阶术士,可以不借助外物施展低阶法术。 距离成为法师已是不远。 另一位少年名叫方恒。 方恒原名车恒,是杜巧云的孩子,现今跟方正姓,名字也改为方恒。 杜巧云, 是方府后院两位女主人之一。 另一位是令狐家的令狐秋蝉,方正与令狐秋蝉的结合,更像是两大家族的联姻。 不同于方平安,方恒虎头虎脑,修炼的是武道,更是已经练出了真气。 十一岁的炼气武师…… 就算是放在顶尖世家、豪门,也属少见,也可见他的习武天赋之强。 “嗯。” 方正面露微笑: “今天的功课有没有做?” “早就做了。”方恒挥了挥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