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千古第一大孝子 (第1/2页)
一连几日,李长寿直接将满朝文武晾在了那里。 谋反一案更是导致朝堂上人心不稳,乾明帝更是避而不见连早朝都不上了,还下旨让太子监国自己休养身体。 “太子,您倒是赶紧想个办法啊!” “是啊太子殿下,这么下去不是个事,陛下那边又不愿意上朝,现在只有您可以出面主持大局啊!” “皇城司那边现在见人就抓,大理寺和六扇门都插不上手,就连刑部尚书昨晚都被皇城司带走,太过分了!” 皇宫朝堂上,一群文武大臣已经吵翻了天。 如今乾明帝避而不见,早朝都不来了,只能逮着太子在那边唠叨。 可关键太子现在也是有苦自知,让他监国? 昨日他入宫见乾明帝,差点没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入宫时除了见到乾明帝外,还看到了他那个好六弟! 关键,丽妃娘娘也在! 当场没把他吓得眼前一黑晕死过去。 好不容易挺了过来,看着围着自己的文武百官,也是满脸苦笑,“诸位大人,孤一定竭尽全力,一定!” 他只能这么说,却根本什么都做不到。 百官听到太子保证也总算有了主心骨,当然很早就投靠贵妃的那些大臣,却始终冷眼旁观。 很多人甚至才被抓进皇城司不到半天时间,就被送了出来。 所以整个朝堂,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一点,这次谋反一案再次将贵妃与太子之间的争斗,推到了台面上。 “有太子殿下这句话,臣等就放心了。” “萧庞谋反固然该死,可还有很多人无辜受到牵连,唯有太子才能帮忙将他们救出。” 他救个屁! 太子恨不得破口大骂,他现在自身也难保。 昨晚看到丽妃,他就知道是自己那个六弟在警告他。 至于让他这个太子监国,外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 都是昨晚他那个六弟主动向父皇求来的,不是他真的受父皇信任,而是被当成了棋子推到了台前啊! 果然下了朝,就看到李长寿领着皇城司的人靠近。 满朝文武大臣都忍不住微微变了脸色。 实在是这几日人心惶惶,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被皇城司的人找上门,然后扣上萧庞党羽的罪名带走。 “见过寿王殿下。” “拜见殿下。” 纵然有人心中不满,也不敢表达出来,至于贵妃一党的那些群臣则是没这种顾虑。 纷纷上前向李长寿行礼,多少看起来有些泾渭分明。 李长寿一眼望去,群臣大致分成三派。 念及已故皇后支持太子的一派,这些年被他母妃拉拢的那些人又是一派,还有极少数保持中立不想蹚浑水的站在远处。 非常好分辨。 “诸位大人,这几日公务繁忙没来得及分心他顾,还望诸位大人见谅。” 李长寿主动朝着某些太子一党的重臣抱拳,面带微笑的解释:“也请诸位大人放心,孤此番是奉旨查案,绝不会乱来。” 只是这番话固然能宽慰,可也能看出很多人心中并不相信。 但李长寿不在乎,比起言语等到时候结果更重要。 简单的与朝堂一群人寒暄了两句,李长寿就拜别前往后宫,只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 众人自然不太相信李长寿刚刚所言,这么好的机会不趁机铲除异己,替自己和贵妃谋权,傻子才相信! 至少换做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做的更过火。 “杨大人,刚刚寿王殿下说的您觉得有几分可信度?” 果然有人忍不住出声,当然都是已故皇后一党的群臣,在朝堂中属于清流支柱,不屑投靠贵妃。 “老夫也说不好,寿王殿下传闻中到不似狠毒之人,但不好说,不好说啊……” 一位老臣摇晃着脑袋,他是三朝元老,如今已经七十岁高龄。 其他众人也都是皱着眉头,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只能希望寿王殿下宅心仁厚,确实如他说的那般只是奉旨查案并无私心。” 众人不禁纷纷点头。 太子被冷落到了一旁,正要灰溜溜的离开。 没想到远处跑来了一道身影,正是刚刚那位老臣的家仆,匆匆忙忙前来凑到了老臣耳边说了几句。 “杨大人,发生了什么?” 众人发现老臣面色变化,忍不住好奇问道。 而那老臣闻言则是瞪大眼珠子,紧接着猛地一拍手,“诸位大人,看来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杨老何出此言?” “是啊!发生了何事?” 众人纷纷询问,但随后他们各自的家仆也已经得到消息,然后一群人都目露惊诧神色。 有人更是忍不住惊呼,“是吾等错怪了寿王殿下!” “是啊,诸位大人,刚刚传来消息,礼部尚书周大人已经被皇城司放了出来,现在已经安然无恙回到家中。” 此言一出,还未得到消息的人都是面面相觑。 礼部尚书是谁? 那可是朝堂上贵妃的眼中钉,rou中刺! 这些年,只要乾明帝露出想要封贵妃为皇后的想法,就跳出来极力阻拦! 什么礼法不和,什么难度悠悠众口等等! 前几日也被抓进皇城司,只因为曾赴萧庞的家宴,现在居然会被放出? “六弟将周大人放出来了?” 太子都觉得不可思议,至少换做是他,站在李长寿的李长寿哪怕礼部尚书无罪,都要想办法刑讯逼供扣上反贼党羽帽子。 “太子殿下,看来我们都错怪寿王殿下了,他乃是一位明事理的君子。” “是啊!周大人几次三番与贵妃娘娘顶撞,寿王殿下如今却将他放出,看来刚刚殿下急匆匆前往后宫,就是去贵妃娘娘那边请罪了。” 刚刚还各种嘀咕李长寿会不会和贵妃一样,现在态度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