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2【扩军】 (第2/2页)
韩桢忽地问道:“你在边军多年,可曾听说过回回炮?” “回回炮?” 聂东一愣,仔细思索片刻后,摇头道:“末将不曾听过。” “好罢。” 韩桢面色惋惜。 回回炮号称冷兵器巨炮的巅峰,乃是元军征战天下的大杀器。 元军覆灭南宋,回回炮乃是头号功臣。 根据《襄阳守城录》中记载,回回炮的射程为二百五十步,约四百米,这远远超过了襄阳城护城河与壕沟的宽度,可投一百五十斤重的巨石,且cao作比之投石车更加简洁,需要的人手也更少。 检查完军械,韩桢吩咐道:“军械已至,明日我准备扩军。” 听到扩军两个字,聂东顿时双眼一亮,忙问道:“县长打算扩招多少?” “三千人!” 韩桢答道。 这三千人新兵入营后,原本的七百名老兵,其中一半都会得以升迁,充当队正、都头等基层军官。 得益于韩桢此前的精兵策略,有这些老兵充当骨干,只需cao练一段时日,便能迅速形成战力。 告别聂东后,韩桢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小东河上游。 此时,小东河上游一改荒凉的景象,变得热闹非凡。 两辆巨大的水车,架在河水之上。 水力磨坊已经建成,并且早已投入使用。 一辆辆牛车、骡车将稻米和小麦送进作坊,随后一袋袋脱去壳的稻米,磨好的面粉,又从作坊里搬出来。 巡视一番磨坊后,韩桢又迈步走向锻造工坊。
工坊建造的七七八八了,眼下袁工匠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走进工坊内,入眼便是一个巨大的葫芦状高炉,另一边则是一排水力锻锤。 这会儿还没办法将生铁直接熔炼成钢,需得先将生铁在高炉内炒成熟铁,随后把熟铁反复锻打,去除其中的杂质,如此方才成钢。 不过相交于唐时,北宋发展出了成熟的冷锻工艺,配合水力锻锤,极大提升了钢材的产出率。 “县长!” 见到韩桢到来,袁工匠等人立刻迎上前。 韩桢询问道:“如何了?” 袁工匠拱手答道:“最迟后天便可投入运作。” 拍了拍他的肩膀,韩桢笑道:“这段时日你等辛苦了,待到正式建成之后,少不了你等的赏钱!” “多谢县长。” 袁工匠赶忙道谢。 韩桢吩咐道:“领我四处看看罢。” “县长这边请。” 袁工匠伸手示意,领着韩桢参观起锻造工坊,同时口中不断讲解。 “县长请看,整个作坊乃是流水线作业,生铁投入高炉后,只需两个时辰便能炒成熟铁。熟铁从炉口泄出后,会立刻被送往水力锻锤处,按照各式军械的需求,冷锻成不同钢材。” “最后,这些钢材运送至县城内的官营作坊,制作成军械。如此一来,效率比之以往,提升了数倍有余。就以铁甲举例,一副重铠从生铁入炉,到制成仅需七日。” 韩桢问道:“若是只造重铠,一个月能出几何?” 袁工匠沉吟道:“生铁供应得上的话,百副不成问题!” “不错!” 韩桢点了点头,对这个效率十分满意。 若换成长刀或长枪,起码能有数千柄。 接着,在袁铁匠的带领下,他又参观了水力锻锤的结构。 老实说,水力锻锤的结构远比韩桢想的更复杂,只看水车主轴上接连的大大小小木杆,就让人一阵眼晕。 待到巡视结束后,已时值傍晚。 韩桢骑上战马,一路回到县城。 …… 翌日。 一大早,随着临淄县城门打开,一队队衙役出了县城,前往各个村子,张贴征兵告示。 很快,整个临淄县的百姓都晓得了,青州军要征兵了。 一时间,不断有青壮从各个村子赶往军营。 尤其以小王村最多,足有近千人。 如今,整个小王村谁不晓得这帮丘八的待遇好。 一日三顿干饭,三日一顿rou食,外加五百文月俸。 这些也还罢了,关键是赏赐丰厚,斩首一级便赏四贯钱。 村子里,那些个最早参军的士兵们,一个个家中都盖起了砖瓦房,甚至不少都买了耕牛,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 就连县城中不少青壮,都选择去参军。 不过,即便是扩军,韩桢也没有放低要求。 身高不能低于五尺五寸,也就是一米七,同时体型不能太过瘦弱。 身体残缺,智力有缺陷者,均不收。 令韩桢哭笑不得的是,不少人为了能成功应征,竟在鞋子里垫木片,想以此蒙混过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