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553【你想寻死,别拉上我们!】 (第1/3页)
耸翠楼。 是杭州城内最大的酒楼。 与其说耸翠楼是个酒楼,不如说它是一个园林,楼内环境清幽,楼台遍布,石砖砌成的月池、高耸的秋千等在春季时招揽了游人无数。 不管是规格还是建筑风格,都是仿照汴京的樊楼建造。 原时空里,金人攻破汴京,赵构带着一群北方官员逃到杭州后,为了怀念故都汴梁,便将耸翠楼改名为丰乐楼。 宋人吴自牧描述南宋都城临安风物习俗的书籍《梦梁录》中,便对耸翠楼有过一段详细的记载:“据西湖之会,千峰连环,一碧万顷,柳汀花坞,历历栏槛间,而游桡画舫,棹讴堤唱,往往会于楼下,为游览最。” 林升那首脍炙人口的《题临安邸》,其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两句诗词说的就是耸翠楼。 先前身体抱恙的谢鼎,总算养好了身子,在耸翠楼设下酒宴,宴请一众世家门阀的家主。 傍晚,夕阳西斜。 众人神色一凛,整理了一番仪容后,面容肃然。 听到旨意二字,虞相武等人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面上却笑道:“谢相里边请。” 虞相武微微一笑。 “来了!” 赶来的马车越来越多,很快门楼前就聚集了二十多人。 昨日,在他的撮合下,明老二与史家家主也加入同盟之中。 谢鼎并未托大,伸手示意道。 略微等了一刻钟,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 “虞兄。” 玄色甲胄在夕阳照耀下,散发着阵阵寒意, 虞相武拱了拱手,寒暄道:“明兄来的这般早?” “钱翁。” 明老二站在门前,面带笑意的打了声招呼。 不得不说,两人演技高明,不知情的虞相武根本看不出丝毫端倪。 众人齐齐躬身作揖。 就在两人说话间,又一辆装饰奢华的马车驶来。 “此言有理。” 清脆悦耳的车铃声传来,一辆香车驶来。 看着车厢上悬挂的烫金史字令牌,明老二当即垮着脸,冷哼一声。 很快,马车停在众人面前,一袭玄色官服的谢鼎走出马车。 车轮碾过青石板,停在耸翠楼的门楼前。 “见过谢相!” 尽管虞相武等人隐藏的极好,可钱先礼还是看出了他们眼中潜藏的讥讽与戏谑。 明老二说道:“虞兄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我不与他一般见识就是。” “虞兄。” 随着钱先礼到来,一众人纷纷上前见礼。 见状,虞相武赶忙小声劝道:“明兄,大局为重啊。些许恩怨,留待以后解决,眼下可万万不能内讧。” “不必多礼。” 老头子这把年纪了,甚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丝毫不在意,笑呵呵地与他们寒暄。 史家家主走下马车,朝着虞相武施礼,却是忽略了一旁的明老二。 不多时,在百余名执戟持槊的玄甲军护送下,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叮铃铃~” “钱翁请。” 余晖洒落,将西湖染成金色,夏日晚风拂过,波光粼粼。 谢鼎嘴角含笑,语气略显歉意道:“方才陛下来了旨意,耽搁了片刻,让诸位久等了。” 整个南方的世家门阀,自然不止这些,还有不少在家中观望,犹豫不定。 明老二若有所指道:“谢相公设宴,自然要来早些,不能失了礼数。” 虞相武微微松了口气。 尊老爱幼乃是礼数,钱先礼年逾八十,放在这会儿是妥妥的人瑞,轻慢不得。 “多谢明兄。” 车夫掀开门帘,虞相武弯腰走出车厢。 看着眼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谢鼎,钱先礼赞叹道:“谢相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乃祖之风。” 舒王曾言,谢家连世为贵人,如今看来,此言果然不虚。 内阁宰辅,百官之首,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怕谢绛也不曾达到这个高度。 凭着这份从龙之功,只要不作死,谢家还能福泽数代。 但钱先礼却并不羡慕,两家的处世之道截然不同。 对于钱家来说,低调才是王道,若朝廷、陛下能忘掉他们钱家,那就最好不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