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小镇上的情爱之谈 (第1/3页)
陈怀风是在清晨时候到的镇上。 镇子里没有雪,只是霜雾很重,镇里有时候远远的从那些晨雾里传来一些交谈声,又低低地散去了。 不远处有人在卖着包子,有早起的行人正在摊前买着包子。 陈怀风看了一阵,也走了过去,等到上一个人走后,这个抱着剑的三十二岁老男人,才诚恳地道:“老板,给我来两个包子,再来杯枸杞茶。” 卖包子的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打就在镇上跟着自己父亲做包子,卖包子,卖了四十多年包子,还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要求。 所以他掀着一个屉笼,在蒸腾的水汽里抬眼看了陈怀风很久,陈怀风的神色很是诚恳,倒不是像找茬的,但是不是找茬的,怎么会到包子铺买枸杞茶? 老板很是疑惑,但是看着陈怀风怀里那柄看起来很是不寻常的剑,想了想,还是客气地道:“这位客官不好意思,店只卖包子,不卖枸杞.....” 老板的话还没有完,便看见陈怀风已经从怀里掏出了钱袋子,于是改了口:“不过话又回来,我有时候也会泡点枸杞茶喝,您要是实在想喝的话,倒也可以帮你泡一杯。” 陈怀风微微笑着数着钱,一个个在笼屉边摆了下来——足够支付两个包子和一杯枸杞茶,甚至还多了一些。 “多谢,麻烦快一些。” 清晨寒气重,陈怀风又受了伤,大概确实需要喝些枸杞茶好好养养,从南至北,这个剑宗师兄一路上不知道喝了多少杯枸杞茶。 有时候是在镇里,有时候是在城里。 陈怀风总是能喝到枸杞茶,无一例外。 因为他很有钱。 老板给陈怀风拿了两个包子,而后快步走进里面去泡茶去了。 冬日里自然总是会提前烧好热水的。 所以茶也泡得很快,大概陈怀风出手过于阔绰的原因,老板还殷勤地在后面大声问道:“要给您加点当归吗?” 陈怀风想了想,道:“可以。” 毕竟冉中年不得已,茶杯里泡枸杞。枸杞难当岁月催,里面还得加当归。 陈怀风三十二岁了,可以是青年,也可以是中年,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时间点。 所以他接受了包子铺老板额外加当归的提议,而后又数了几文钱排在了笼屉边。 老板端着一杯枸杞当归茶走了出来,心翼翼地递给陈怀风,而后把笼屉边的钱收起来,客客气气地道:“您要在这里吃,还是......” 陈怀风拿着杯子摇了摇头,道:“我逛逛。” “好嘞。” 老板也没挽留,只是看着那个抱着剑的男人拿着包子捧着热茶,在镇晨雾里闲适地走远了。 修剑的人都这么喜欢养生的吗? 道门的人都没有这么干的吧。 陈怀风一面吃着包子,一面喝着热茶,舒舒服服地在十二月末的镇里闲走着。 大概是快过年了,笼罩着雾气的长街两旁的房屋檐下,都已经开始悬着灯笼了。虽然南衣城也有许多的大红的灯笼,但是这与那不是同一种意味。 南衣城的灯笼是为了照亮夜色,而镇的灯笼,则是为了增添一些喜庆的意味。但是还没有贴对联,大概也是离年关还有几日的原因。 只是买了一会包子等了一会枸杞茶的功夫,镇里的雾气还没有怎么散去,但是镇子里却是隐隐有了不少声音,虽然依旧稀稀疏疏的,但是终究没有先前那般冷清了。 连不远处的檐下都开始有人摆着摊,卖着...... 陈怀风愣了一愣,仔细地看向檐下的那个坐在轮椅里烤着火睡觉的年轻人。 这不是悬薜院那个那个那个。 很好,陈怀风并不知道陈鹤的名字。 他只知道自己曾经吃过他的铁板豆腐。 这人怎么在北方青道的地盘? 陈怀风颇有些不解,走了过去,大概是陈怀风手里啃了两口的包子香气飘入了梦乡,陈鹤却是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而后有些发愣地看着陈怀风——手里的包子。 “包子铺老板开门了?”陈鹤倒是没有注意到陈怀风是谁,只是打着哈欠问道。 陈怀风点零头。 陈鹤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而后笑呵呵地道:“你是要买诗词吗?还是租赁?你先自己看一会,我去买几个包子回来吃。” 陈怀风本想问一些问题,但是见陈鹤这样,还是再度点零头,于是给陈鹤让开路来,站到了摊前,看着那些东西。 一旁摆着一些誊写的诗词,边缘立着一块木牌,三文钱一首,需要自取。 另一边则是一些传记——陈怀风想起了自己在藏书馆看见的那些传记,看来确实是他了。传记旁同样有块削好的木牌,起租价三文钱五日,逾期一文钱一日,押金十文。 陈怀风又上下看着,却是没有发现和铁板豆腐有关的东西,倒是叹息了一声。 虽然陈怀风喜欢养生,但是不得不承认,陈鹤做得铁板豆腐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