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剑天上来_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河一指与白发一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河一指与白发一剑 (第1/3页)

    余朝云一袭青色道袍,站在回廊里静静的抬头看着那些自穹壁之上垂落下来的雨水的时候,便看见那个少年师叔背着剑撑着伞,从院外缓缓走了回来。

    少年的脸色不是很好看,但也没有很难看,就像是突然出门,见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东西,久久不能释怀的模样。

    余朝云很是好奇的看着他,待到少年走来的时候,忍不住问道:“师叔方才去哪里了?”

    南岛抬头看了余朝云一眼,向着回廊中走去,轻声说道:“去找尤春山去了。”

    余朝云惊诧地看着少年,想了想问道:“那你找到他了吗?”

    南岛静静的停在檐下,或许这样一个少年应该站在雨里才会显得更为和谐一些——而不是撑着伞站在廊檐下,越过伞沿也越过如伞之檐去看着天空。

    少年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有将尤春山的那些故事说出来。

    不止是因为宋应新说了那是天工司的隐秘。

    或许也因为那一句尤春山或许生或许死的话语。

    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少年大概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说起。

    南岛没有说话,余朝云也没有追问,只是有些惆怅地站在那里。

    一直过了许久,南岛才轻声说道:“没有看到,但是问了天工司司主,他可能要等很长一段时间了。”

    少年很是精巧的用着看到而不是找到来回答。

    毕竟他确实没有看到那样一个东海年轻人。

    南岛抬起头来,看着余朝云,却也是又止住了原本想要说下去的那些东西。

    他其实是想让余朝云回青天道。

    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观中少女而言,可能真的看见那个让她很是哀怜的东海年轻人便这样死在了天工司中,或许会是一件残忍的事。

    只是话说到了一半,南岛却又想到了尤春山。

    那么对于尤春山而言呢?

    少年这样想着。

    自己或许不会在天工司里久留,槐都的那个在下方一点风声都听不见的故事,他也不知道会是如何走向,或许最后天工司与天狱也都留不住他。

    尤春山固然会死。

    只是倘若他真的撑过来了,走出那样一座断崖,却谁也看不见,又何尝不是一件令人心生遗憾的事呢?

    南岛最后什么也没有说下去。

    余朝云不知道少年为什么沉默了那么久,不过她也没有多想,只是以为少年对于没有看见自己的那个大师侄有些遗憾而已。

    这个来自青天道的少女轻声叹息了一声,说道:“没关系,至少确定他确实依旧在天工司,已经很好了,师叔。再说了,当初让他来天工司的人,是当今陛下,陛下又有什么理由要加害这样一个人呢?”

    南岛默默地点了点头,而后在廊边坐了下来,从身后取下鹦鹉洲,按在了膝头。

    槐都之上雨水滂沱,但是在槐都之下的人间里,那些雨水倒有些清冷浅淡的意味,只是淅淅沥沥地打着屋檐,淋着花草。

    余朝云看着那个好像是要淬炼剑意了的少年,又想起了当初余朝云所说的那些话,很是好奇的看着他问道:“师叔的伞下,是有什么东西吗?”

    南岛对于余朝云的这个问题并不觉得诧异,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被冒犯的心理。

    假如自己见到一个人,整天撑着一把伞,大概也会问一问,诸如你是一个蘑菇吗?

    所以南岛很是平静的回答道:“是的。”

    或许是在回答余朝云的伞下的东西,也可能是在回应自己所想的那种自嘲的问题。

    余朝云没有继续问下去,毕竟对于不能理解的古怪的事物,自然不能问得太过了。

    只是这个青天道少女看着廊边那个少年身周渐渐溢流着的剑意的时候,倒是有了些惊色,有些犹疑的问道:“师叔的剑意好像比昨天要凌厉一些了。”

    南岛低头看着那柄微微出鞘的鹦鹉洲,伸手将它推进了鞘里,轻声说道:“毕竟总是我们走在前面的。”

    余朝云有些不知所以然的看着这个少年师叔,不知道这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

    人间的剑修很喜欢去磨剑崖看看。

    千年来莫不如是。

    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能够看见那样一些剑意,对于世间剑修而言,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而对于少年而言,今日之见,却是有如在人间见到了另外一座磨剑崖一般。

    那样的感受,或许与站在高崖之下的感受有些相似,又或许有些不同。

    毕竟那座高崖确实是走在世人前面,也走在世人上面。

    但是修行界是走在天工司前面的。

    这大概便是少年的剑意凌厉,说着那样一句话的原因。

    宋应新其实也能够猜到那样一个少年在看见那些东西时候的想法。

    这个天工司司主虽然很是谦虚的说着自己只是一个百年世人,但其实心中依旧有着不少的骄傲之情。

    这是合情合理理所应当的。

    宋应新站在千年的天工司前,确实渺小,这样一处司衙,是千年之中数十代人一同努力的结果。

    就像他那个曾经是天工司小吏的父亲给他取这样一个名字时所想的那样。

    人间应新。

    百年千年,能够看见的东西,总应该是不一样的。

    ......

    水在瓶离开了天狱,撑着那柄小青伞,安安静静地走在槐都大雨街巷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