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泥沼高山,方为人间风骨 (第3/3页)
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所以望月饮酒之事,往往都是思乡之事有关。
只是令柳三月没有想到的是,在离开了皇宫之后,这个道人却是在假都的长街之上,看见了那个已经许久没有过声音的令尹老大人。 这位令尹大人正在街檐之下,穿着一袭常服,静静的抬头看着天上夜月。 这一幕自然让柳三月颇有些不解。 “令尹大人今夜因何在此?” 令尹或许确实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柳三月,直到听见柳三月的声音,才转过头来,长久的看着那个自宫中走出来的丑陋道人。 “三月尹大人又是为何夜深方回?” 柳三月轻声笑了笑,缓缓走至了令尹身旁,抬起头来,越过那些屋檐看向天穹,轻声说道:“王上新得好酒,是以命臣入宫,夜饮方回。” 令尹有些叹息的说道:“原来如此。” 柳三月听着这个老大人的语气,倒是有些好奇的问道:“大人叹什么气?” 老大人颇有些唏嘘的笑着,说道:“因为很是羡慕三月尹大人的夜饮方回之事。” 柳三月似乎明白了什么,转回头去,缓缓说道:“大人生于黄粱,久居假都,莫非便没有可以夜饮之人?” 令尹站在檐下轻声说道:“或许昨日还有,只是今日没了。” 柳三月挑了挑眉,有些不明白这位令尹大人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位曾是黄粱奉常司大人的老人轻声说道:“悬薜院苏先生今日下午的时候,已经病故了。” 柳三月听着这样一句话,想了许久,才终于有了一些印象,大概这位老大人说的便是假都悬薜院的那位文华院院长。 二人年岁相仿,当年亦是有着同窗之谊。 对于百年人世而言,一生至此,或许也确实没有什么能够夜饮之人了。 柳三月顺着这位老大人的目光看去,而后轻声说道:“原来令尹大人不是在看月色,而是在看冥河。” 悬在世人头上的,当然不止天心月圆。 也有那样一条高山之上垂落人间的大河。 令尹轻声说道:“是的。” 柳三月叹息了一声,轻声说道:“大人节哀。” 只是这位老大人倒是没有什么哀痛的神色,只是安静的抬头看着人间之上的那些遥远的风景。 一直过了许久,这位大人才轻声说道:“听闻三月尹大人,本该身死于大泽彼岸,因承得神女青睐,才能够长久的存留人间,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柳三月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个老大人,而后低头看着自己那一身似是月华的神力,沉默了少许,轻声说道:“是的,大人为何好奇此事?” 令尹低头长久的看着柳三月,轻声说道:“只是有时不免有些因时而感,因事而伤,会想到许多东西。” “譬如?” “譬如倘若世人真的重回神鬼怀抱,是否会少去许多悲欢离合?” 柳三月静静的看着这个老大人,不知为何,却是想起了当初在大泽边,遇见的那个种了一片花海的老剑修。 人越老,自然便越会相信神鬼之事。 这是那个老剑修当初所说的东西。 少年壮年之时,意气风发,壮志满怀,觉得万事万物,无不可成,于是嗤神鬼之于空谈。 待到晚年,回首一生,才发现此生短短,满是遗憾。 才能明白寄希望于此身之外之事的意义。 只是止于寄托也好,一如信徒一般虔诚也好。 “那是不可能的事,令尹大人。” 柳三月轻声说道。 “天上明月尚不可长圆,更何况世人呢?” “无缺则不可成圆,不死则不可谓生。哪怕神女大人真的有着足够的权柄赋予世人尽皆美满,但天下无对立而不存。泥沼高山,方是人间风骨。” 令尹老大人惆怅地说道:“你们道门的人,确实看得过于透彻,倒是少了许多人情味了。” 柳三月诧异地看向这个老大人,问道:“什么是人情味?” 令尹笑了笑,说道:“贪生怕死,才是人情味。” 柳三月沉默了下来。 这位令尹大人或许是觉得自己说赢了这样一个道人,倒是笑得有些年少时候的得意的意味来。 只是这个道人在漫长的沉默之后,很是叹惋的说道:“我又如何不贪生不怕死呢?” 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难以自控。 令尹有些不解的看着柳三月,只是道人并未说下去,只是沿着长街缓缓向前而去。 那位老大人站在那里长久的看着柳三月的背影,不知为何,却又突然叫住了他。 “三月尹大人。” 柳三月回过头来,长久的看着那个站在街边的老大人。 令尹似乎还有一些事情想说,有些欲言又止的站在了那里,一直过了许久,才叹息一声,轻声说道:“饮酒伤身,大人还是少饮为好。” 柳三月轻声笑了笑,说道:“多谢大人提醒,只是柳三月残缺苟存之人,倘若不饮酒,又能做什么呢?” 令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转回了头去,长久的看着那片遥远的幽黄山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