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源于生活的顿悟、未来方向 (第1/2页)
第196章源于生活的顿悟未来方向 上午阳光明媚。 李建昆五人跟随林海,不紧不慢地走在一条山野土路上,前方人如长蛇,身旁还不时有人擦肩而过。 这些都是十三大队的社员。 往这条路去的,皆不空手,有人扛着麻布袋或者蛇皮袋,有人拎着篮筐,背着竹篓,干“大买卖”的则挑着箩筐,少有些人推着独轮车。 这些容器或运输工具上,满载着货物,李建昆一路打量,无非就是蔬菜、大米、土豆等农副产品。 这年头,港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内地是断代的,只因土地资源稀缺,才让他们对内地的农副产品略有惦记。 路过的社员们同样在打量他们,但并不稀奇,目光反而更多停留在林海身上,充满艳羡。 继续前行一段路程后,李建昆发现了简易哨所,社员们纷纷掏出社员证,凭证通行。 他们五人注定是过不去的,所幸边境交易地入眼可及,林海领着他们爬上一个小山岗,居高临下打量,更加一目了然。 前方是一片开阔的山地,对面也有岗哨,外头有巡逻的白人大兵。 在这块山地约莫正好二分之一的位置,设有一堵铁丝墙,向着两侧山岚中蔓延,看不到尽头。不过视野画面的中段位置,铁丝墙有一部分明显“修剪”过,矮了不少,只有一人来高。 此时在这一段低矮的铁丝墙二面,聚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头。 一面是十三大队的社员,一面则是港城那边的交易人员,这些港城人身后,还停着七八辆面包车或小货车。 一篓篓或一袋袋农产品,被十三大队的社员,高高举过头顶,送到对面,那边地上搁着几台磅秤,很快就能得出斤两。 确认斤两,验货完毕,那边也会有东西塞过来,但往往只有一丢丢。 双方在货物体积上极不对等。 李建昆留意到有推独轮车的社员,用整整四大筐萝卜,只换回一个笔记本那么大的窄小盒子,里面装的什么不得而知,他揣测着不是计算器的话,就是微型收音机。 旁边小王四人目睹这样的场景,情绪还算正常,但他的心里早已感慨万千。 这一幕浓缩了多少辛酸啊,不仅是现在,未来也一样,我们没日没夜的工作,用辛劳和血汗得到的劳动成果,放到外面世界却无比廉价。 而发达国家流水线上下来的工业产品,卖给我们则堪称天价。 以前是落后就要挨打,现在是落后就要受穷,就要被人收割。 这个现在,甚至可以延伸至他重生前的四十年后。 这一刻,李建昆似有顿悟,自重生以来,他虽然一直卖力搞钱,也立志要赚很多钱,因为他深刻明白,未来是一个金钱社会。但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产业规划,只觉得什么赚钱便做什么。 他曾跟扛把子说,他要做一个实业家,这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想着,只要自己有钱,可以创办很多很多公司,建设很多很多工厂,在自己赚更多钱的同时,也能解决不少人的就业,给国家创造税收―― 是的,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倒不全是因为心眼有多好,他觉得重活一辈子,总该干点有意义的事,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什么,不然死了就死了,多年后完全没人记得,在历史上找不到半点痕迹,实在算不上活得有价值。 此时此刻,他的想法升级了。 他想,他或许有能力小程度上,改变未来世界的格局。 他要搞高科技! 这并非一句盲目的口号,诚然,咱们国家现在确实很穷,但其实在有些方面,还是有点牛批的。 许多后来人的并不知道,我国早在1965年就研发出了光刻机。 彼时确实还落后西方二十来年,但随后的这十多年中,我们从未放弃追赶的步伐。目前我国第二代“自动对准分步投影”光刻机,只怕都在实验室“下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