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_第334章 小王的豪宅,李建昆的家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4章 小王的豪宅,李建昆的家底 (第2/2页)

钱取出,装好,往“缝合怪”后座一撂,颠向海淀小镇。

    寻思给梁家三口一些独处时间。

    王山河在海淀小镇上置了套宅子,地址李建昆知道,来还是头一回。之前徐孙子不是各种找机会阴他么?

    六尺巷。

    关于这条胡同,王山河给李建昆讲过一个故事,也是他看中这里的一个缘由。

    说早年间,六尺巷有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吴,一家姓张。两家院墙中间有一条小夹道。

    某年张家时来运转,准备修葺宅子,便想把这夹道占了。吴家自然不能答应。

    双方互掐起来。

    那不得了,都是豪门大户,谁家没靠山?

    摇人呗。

    张家还是猛些,族宗内有人已经官拜宰相,张家派人去信,满心期盼宰相回来拾掇吴家,结果宰相没盼回,收到一封家书:

    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一看,羞愧难当,最后修葺宅子时,非但不占夹道,还主动让出三尺。

    好嘛,这可把吴家人搞感动了,隔年修宅子时,也让出三尺。

    得,两个院子间,形成一条通道,倒是方便街坊邻里通行。

    胡同里两个大户人家尚且如此,其他人家还不得效仿?

    这使得六尺巷邻里和睦,互相帮扶,又被人称作“仁义巷”。

    “叮铃铃~”

    李建昆颠着“缝合怪”,数着门牌号一路踅摸。这个故事也侧面描述出一件事――

    六尺巷不穷。

    自古是达官显贵的住所。

    这里四合院林立,有些被改成大杂院,破了风水。少有一部分仍然保持完整。

    宅子李建昆是没来,花多少钱他知道,从他兜里掏的。

    四千五百块。

    毫无疑问,是一座大宅子。

    自行车停下,李建昆脚踩石板路,戳在一方飞檐翘角的宅院门口。

    气派!

    抬手叩门,里头老半天才传出声音。

    李建昆眼前一亮,女的!

    “吱呀!”

    院门打开。

    鲁娜一瞅来人,小脸通红。

    李建昆笑眯眯打量着她,穿得很清凉嘛。

    “谁呀娜娜?”

    哟!这喊的,rou麻!

    “昆…昆哥。”

    “靠!”

    被逮个正着。

    王山河狂翻白眼,少不了又要被他一番刁侃。

    李建昆拎起手提包拍拍,小王秒懂,示意鲁娜回房继续看电视,领着他来到正北房的一间书房。

    “你这赚钱速度,吓死个人!这顶好的书房,我现在都不敢来你知道不?”

    王山河吐槽。

    李建昆四下打量,纳闷道:“钱藏哪里啊?”

    左右都不像能藏钱的地方。

    至少藏不下他的钱。

    王山河道:“你别以为我是为享受,才买这么好的宅子,我一来是为地方宽敞点,好放古董;二来全是为了你这破事。”

    说罢,踱步到一排壁柜侧边,用力往对面推去。

    哎呦喂!

    李建昆眼前一亮,传说中的密室!

    壁柜推到一半,小王停下手,露出一扇小圆门,里头有个正方形的小房间,沿着墙壁支起木板架,架子上放着几口铁皮面的箱柜。

    防虫防鼠。

    王山河道:“你自个进吧,中间那柜子甭放,满了。”

    “满了”两个字说出来,他心慌!

    老话说压箱底压箱底,这种规格的箱柜很常见,一般人家嫁女儿得打两口,能搁衣服,能放被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