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抵达小日子 (第2/2页)
,那就是自己人了。” 两人从人缝中,艰难地握了握手。 孙经理和李建昆四人都是第一次照面,不过事先看过照片,还是美都子眼睛比较大,率先留意到一行四人通过闸门。 遂和孙经理一道,赶忙上前迎接。 “老板好,老板一路辛苦了。”所谓入乡随俗,孙经理的躬匠精神学得蛮不错。 “主人。” 耳边传来声音,孙经理诧异侧头:“?” 美都子和柳婧妍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便是在人前,她同样毫不避讳地这样喊。 这和这个国家的文化习俗脱不开关系。 孙经理心想,本以为咱俩是同一个级别的人,好嘛,你舔的比我厉害,你赢了…… 女仆听起来是很卑微。 问题是,对于大老板来说,打工人和女仆,亲近程度怎么比? 人家能和大老板负距离交流。 他就算想,也没这个资本呐…… 很快,孙经理额头见汗,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招待大老板这件事情上,他又输一城。 他给大老板安排的是东京最好的酒店。 不算费劲,提前预约一下搞定。 美都子给大老板安排的,则是位于银座的空中豪宅。 得知大老板要过来,她亲自去看房,选中这套租下来,又让人全方位清洁,并精心布置过。 李建昆会选择入住哪儿,显而易见。 “费心了。” 得到李建昆的夸奖,美都子笑靥如花:“为主人效劳,应该的。” 孙经理狂抹脑门。 冉姿瞥了一眼美都子,眸子里有抹不加掩饰的厌恶。
…… …… 一辆丰田商务车行驶在马路上。 后面还跟着一辆。 只是一白一黑。 李建昆透过车窗,静静打量着这座城市。 这个国家的首都。 东京的城市建设,未必比同属于亚洲四小龙的港城更好,但确实要更加繁华。 在一九八五年,京东街头已经出现巨大的LCD彩色显示屏,布置在大厦墙面上,循环播放着一些时髦的广告。 不算宽阔的马路上,车流头尾相连,前面一盏红绿灯切换两次,他们这辆车还没过去。 人形道上行人如织,多半步履匆忙,快节奏的生活在这儿,已不知上演多久。 这些人大多会消失在街道某一处的、一座顶棚式建筑里。 那是地铁站。 这座城市的地下交通设施,已经四通八达。 必须得承认的是,八十年代的小日子,经济如日中天,引人羡慕。 不乏胆战心惊者。 要知道,自一九七六年到现在,将近十年时间里,日美的贸易逆差翻了十倍多,如今,小日子对漂亮国的年贸易顺差,已高达六百亿美元。 《广场协议》再不出来,小日子嚷嚷的要买下漂亮国,从财力的雄厚程度上来讲,还真不是痴人说梦。 事实上,在这之前,双方也不是没角力过。 但都没能阻止小日子高速发展的经济。 小日子的经济为什么这么好呢? 这就谈到了李建昆此行的终极目的。 高科技产业。 二战以后,小日子开始寻求经济复苏,当时定下了“贸易立国”的国策,即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同时限制进口贸易。 起初小日子也是进行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轻工业生产,比如服装、玩具等。 但这个国家野心勃勃,懂的人都懂。 在攒下一些底蕴后,他们开始大力投入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尤其是在半导体电子领域。 迄今已有几十年。 在一九八零年,小日子在半导体行业的良品率,就已经超过漂亮国。 如今小日子的产品,全世界的人都在买买买。 不富才怪。 《广场协议》能凑效的原因,是因为它不再局限于压制一个高科技产业,而是从宏观层面出发,直指本质――钱。 靠着做出口生意,小日子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小日子的商品不再紧俏了呢? 日元升值。 从汇率上着手。 日元一旦大幅升值,小日子再想出口商品,竞争力将大大降低。 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小日子的经济从此由实转虚,最后泡沫太大,砰! 由此造成小日子“失去的三十年”。 李建昆的思绪之所以延伸至此,是因为他心里在盘算,怎么“买下日苯”。 他得在小日子这边赚钱,赚很多很多钱。 再通过海量的财富,把触角蔓延到这片土地的四面八方。 到那时,他不信得不到想要的技术。 《广场协议》制造出来的汇率巨变,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他在脑子里的小本本上记下来。 在这之前,他还要妥善布局一番,在这里打下一片根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