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我告诉你什么叫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2/2页)
他上上下下大量了很久。 徐鹤被盯得浑身不自在道:“是,是吧!” 接下来,谢鲲又问出了跟唐炼同样的问题:“你所思所想绝不止【心外无物】。这里没有外人,你跟师伯好好说说。” 徐鹤无奈,只好整理了一番思路道:“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易经中基于天地化生之道、包容之道总结出理。 理是世界成立的基础,而心即理,心就是世界成立的基础。 “我把【心即理】当成我观察这个世界的基本道理,也就是世界观!”徐鹤道。 谢鲲脸上动容道:“世界观,好词,简单明了!” “所以基于这种世界观,提出了心学的目标:成圣人。我们本来就是圣人,只是脏了,那就是把自己弄干净,而为了实现目标又提出了方法论。” “方法论?”谢鲲疑惑问道, “哦,就是可以达成目标的办法!我叫它方法论!”徐鹤不得不又解释了一番, 谢鲲饶有兴趣地搬来椅子坐在徐鹤对面:“你继续,你的方法是什么?”
“致良知,致良知可以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是达到、回复,就是说通过格物,去掉染污,让我的良知得以展现;另一种就是致我心之良知于万物,是在事事物物上展现良知。致良知于事亲即是孝,于事君即是忠。” 徐鹤补充道:“但实现这致良知,也就是说,在践行致良知时,也是有方法的。” 谢鲲很聪明:“实现方法论的方法!” 跟聪明人说话真的一点都不累,徐鹤笑了:“没错,我叫他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原理,其意义是知和行是一个东西。因为知行合一,所以修身要从修心开心,修心致良知后,必有良行。” 谢鲲麻了,这小子看来不是第一天在思考这些问题啊。 这已经都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了。 好家伙,自己当年看着一步步成长的小小社学学童,什么时候变成…… 谢鲲已经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我们掌握了方法,还要有实践,实践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立志,用功。” “用功靠得是省察克治,如果觉察力不够,就要修定,守静……” 徐鹤足足说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堪堪把原始的,王阳明的那一套东西简单概述了一遍。 至于阳明心学流派之后的分支阐发的东西,他压根都没提。 一是有些太极端了,说出来害怕吓死师伯,还有就是太庞杂了,他连王阳明那一套都还没有完全吃透,余者就更勿论了。 但这些,已经足以让谢鲲瞠目结舌了。 他怔在椅子上很久,方才缓缓舒了一口气道:“亮声,你知道,为什么我跟你师傅关系情同手足吗?” 你们跟顾守元不都是【丁末十子】,当然…… 徐鹤刚这么想,突然觉得自己草率了。 一个当今皇帝的小舅子,一个浙江籍的进士。 虽然被士林拉在一起,称为【丁末十子】。 但唐宋八大家必须是好基友吗? 这推断不成立好不好。 “师伯,那你们……” “因为我们不仅是同年,还是一同结社的社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