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2章 船队覆灭 (第1/2页)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592章船队覆灭眼看着拥挤的河道中,船队终于动了起来。 周弼道:“射,给我一直不停地射,把箭射空!” 事态的发展都在周弼事先的设想之中。 其实他们的安排漏洞很多。 就算南岸烧起来,但只要强行开辟一条路还是有希望的。 毕竟这里靠近水源,而且南岸布置的机兵人数并不多。 或者对方即使后撤是个好办法。 这次来的反贼只是土桥河镇反贼的一大部。 其中还有土桥河镇里,还是有不少反贼的船只的。 只要这帮人后撤重振旗鼓,自己想要攻下土桥河还是颇为麻烦。 但战争打的是什么? 是人性。 只要给反贼一条活路,他们肯定会逃。 围三缺一嘛,兵书上都写着呢。 那给他几条活路呢? 那对方就要上下权衡,取利益最大化的选项了不是? 即使那条路的前面,是包着蜜糖的砒霜。 用公子的话讲,这就是人性。 见反贼已经上钩,周弼再次下令道:“所有弓手只射小船,不射大船。” 他的命令刚下没多久,河道上的小船就接连被火箭点燃,很快便减少了一半有余。 肯定有人会问,这帮反贼脑子有病? 知道团练大部队都在北岸,而且树林那么茂密,这反贼不会也用火箭射回去?或者扔火把烧他们呀? 有这种疑问的,一般就是另一个时空中电视剧看多了那一批人无疑了。 难道真有人觉得,火箭就是箭上面绑个布条,然后蘸点油点燃射出去就行? 那种玩意儿,射出去,半空就灭了,就算不灭,也准确射中了对岸的树木,那玩意就有用了? 书都是干木头? 插上火箭立马就烧着了? 机兵们没长手的? 其实,这玩意就算射人都射不准,为什么?因为带着火苗,鬼都知道要闪了。 其实真正的华夏古代火箭,是由四部分组装而成的。 箭头、箭杆、箭羽、火箭筒。 对,最关键的是就是火箭筒。 这东西是用竹筒和硬纸筒制作而成,里面填充的是火药,筒上面封闭,下面开口,筒侧有小火箭。 点火后,火箭在筒中燃烧,产生大量气体,然后高速向后喷射,产生向前的推力。 其实,后世火箭的雏形就是这个了。 徐鹤按照《武备志》书上的记载,一共设计出两种火箭。 一种是后世二踢脚那种,点燃了纯粹炸了吓人那种。 还有一种里面带上引火之物,一旦箭头钉在船板上,纸筒隔舱里的灯油就会流出。 没错,这火苗也可能被人踩灭。 但紧接着只要再有火源,那个火一下子就会弥漫开来,对于防御方来说,非常棘手。 更何况,此时的周弼军中,还带着扬州卫支持的神火飞鸦、飞空砂筒、一窝蜂、二虎追羊箭等等。 这些玩意儿虽然不实用,但胜在动静唬人。 等船队越过第一道铁索后,船队的小舢板已经折损殆尽了。 苏天枢站在头船,刚刚松了一口气。 谁知南岸沿岸的大火正跟着船队一路向西蔓延,似乎船队走到哪里,南岸的火就烧到哪里。 眼看这种情况苏天枢又不是傻子。 官军之所以烧南岸的树木,那只能说明官军在南岸的人并不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