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帝师_第605章我又绕回治平修齐的老路上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5章我又绕回治平修齐的老路上了 (第1/2页)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605章我又绕回治平修齐的老路上了徐鹤心中疑窦重重,但现在不是他思考的时间。

    吴兴邦念完皇帝出的题后,来捧场的大臣们就该从哪来回哪去了。

    一众大佬从殿上退下,瞬间,整个奉先殿再次空阔起来。

    小太监们赶紧趁着这档子功夫,将早就准备好的桌凳搬进殿内。

    这些搬来的桌子上都贴了纸,上面写着贡举人们的会试排名。

    徐鹤排名第一,当然位置就在丹墀下方正中。

    等小太监们麻利地将座位安排好后,刚刚退下没多久,便又重新回到殿中。

    就在徐鹤疑惑不解时,突然,他的手里被塞了一袋子饼和一瓶不知道什么水果榨得汁。

    好家伙,这半只脚踏入体制内,果然立马待遇就上来了。

    以前考试,都是自己备食物。

    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发福利了!

    其实徐鹤不知道的是,这个饼名叫宫饼,就是唐代的红绫饼

    宋叶梦的《避暑录话》卷下:“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昭宗光化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曲江,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

    都是老传统。

    不过,新鲜事也有,就是发到每个考生手里的果汁。

    往年殿试都是在殿角备有茶水,考生们自行取用。

    没想到今年至正帝大方了一回,竟然还给考生发果汁!

    等考生们全都领了福利,吴兴邦正式宣布,至正三十七年丙辰科殿试便正式开始了。

    各人按照桌角寻找自己的坐位。

    徐鹤刚刚坐下,就有礼部官员拿着试卷递给了他。

    他连忙展开一看,我靠,终于知道大伯为什么要考他视力了。

    这尼玛会元的位置正好在大殿正中,本来就是背对殿门,身体挡住了光线,再加上殿深处本来光线也不好,试卷字再小一点,简直要了命了。

    领了试卷,就可以开考了,试卷的第一开前半页可不是用来答题的,这里要写上履历三代。

    内容为:应殿试举人臣某,年若干岁,系某省某府县人,由附生或增生、贡生,应某某年乡试中式,由举人应某某年会试中式。

    进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来列于后。

    下面写曾祖某、祖父某、父某,已仕、未仕,于三代长辈的名字下方注明。

    试卷用白宣纸裱四层,大为十五开。

    前六开是素页,以用作写履历弥封,后九开才是给你写策文的地方。

    大魏朝殿试,只考一天,而且不给烛,这也是沿用了前朝的旧制。

    宋代隆兴年间,侍御史刘国瑞有“宫廷之间,自有火禁;贡举之条,不许见烛”之句。

    不过也有破例的时候,英宗二年时,江西人曾棨就曾经在殿试中破例点了蜡烛写完了策问。

    当时英宗亲策于庭,可不是现在的至正帝,来着转一圈就闪人了。

    人家那可是真的从早监考到晚,每一个考生的文章都看了。

    当他看到曾棨的文章时大惊:“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资启沃,惟良显哉!”

    考试结束,直接授翰林修撰。

    不过曾棨也确实牛逼就是,他文名很盛,年轻时就被时人称为“江西才子”,那次殿试,一篇策文直接肝了两万字,英宗看完估计肝儿也颤了。

    没办法,从没见过这么能吹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